天安字典

《长安书事寄薛戴》

时间: 2025-05-16 03:09:35

诗句

朔雁去成行,哀蝉响如昨。

时芳一憔悴,暮序何萧索。

笑语且无聊,逢迎多约略。

三山不可见,百岁空挥霍。

故事尽为愁,新知无复乐。

夫君又离别,而我加寂寞。

惠远纵相寻,陶潜只独酌。

主人恩则厚,客子才自薄。

委曲见提携,因循成蹇剥。

论边书未上,招隐诗还作。

贵者已朝餐,岂能敦宿诺。

飞禽虽失树,流水长思壑。

千里寄琼枝,梦寐青山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03:09:35

原文展示

长安书事寄薛戴
作者:李端 〔唐代〕

朔雁去成行,哀蝉响如昨。
时芳一憔悴,暮序何萧索。
笑语且无聊,逢迎多约略。
三山不可见,百岁空挥霍。
故事尽为愁,新知无复乐。
夫君又离别,而我加寂寞。
惠远纵相寻,陶潜只独酌。
主人恩则厚,客子才自薄。
委曲见提携,因循成蹇剥。
论边书未上,招隐诗还作。
贵者已朝餐,岂能敦宿诺。
飞禽虽失树,流水长思壑。
千里寄琼枝,梦寐青山郭。

白话文翻译

北方的大雁已经成行而去,哀怨的蝉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时光的美好已然憔悴,黄昏的景象令人感到萧索。
嬉笑的言语渐显无趣,交往的约定也显得稀少。
三山在远处看不见,百年的光阴在空中挥霍。
往事尽是愁苦,新认识的朋友也难以带来快乐。
丈夫又一次离别,而我更加感到孤独。
虽然惠远常来探访,陶渊明却只得独酌。
主人的恩情厚重,客人的才华却显得微薄。
曲折的提携关系,因循的生活让人感到疲惫。
关于边疆的书信尚未寄出,隐居的诗篇仍在创作。
富贵人家已经吃过早饭,岂能信守宿约?
飞鸟虽然失去栖息的树,流水却长久地思念着深渊。
千里之外寄去美好的希望,梦中常常回到青山的郭外。

注释

  • 朔雁:北方的大雁,象征秋天的到来。
  • 哀蝉:蝉鸣凄凉,代表孤独和寂寞。
  • 三山:指远方的山,象征远离和不可及。
  • 惠远:指友人,可能代表一种理想的友谊。
  • 陶潜:指陶渊明,著名的隐士诗人,以独酌自乐而闻名。
  • 琼枝:象征美好的愿望或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端,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尤其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在长安时的心境,可能是在经历离别或孤独的情感后写成,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长安书事寄薛戴》通过描绘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唐代士人的内心世界。首联以“朔雁去成行”开篇,引入了北国的秋天,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紧接着的“哀蝉响如昨”则强化了这种孤寂感。全诗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也流露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随着诗句的深入,孤独感愈发明显,诗人对新知无乐、旧友再离别的感叹,反映了他对人情冷暖的洞察。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飞禽虽失树,流水长思壑”,以自然景象喻人情,既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也映射出诗人自身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一句“千里寄琼枝,梦寐青山郭”,将思念抒发到极致,既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朔雁去成行:北方的雁群成行而去,象征着季节的变化和离别。
  2. 哀蝉响如昨:蝉鸣依旧如昨,暗示着孤独和无情的时间流逝。
  3. 时芳一憔悴:时光的美好已经憔悴,形象地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4. 暮序何萧索:黄昏的景象显得特别萧索,传达出浓厚的失落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禽虽失树”,用失去栖息地的鸟比喻失去依靠的人。
  • 对仗:如“笑语且无聊,逢迎多约略”,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孤独和离别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渴望与珍惜。通过意象的交织,诗人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雁:象征离别和迁徙,代表秋天的到来。
  • 蝉鸣:象征孤独和过往的美好。
  • 三山:代表遥不可及的理想和追求。
  • 琼枝:象征美好的愿望和对友谊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朔雁去成行”中的“朔雁”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中提到的“陶潜”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陶渊明
    • D. 王维
  3. 诗人对新知识的态度是:

    • A. 期待
    • B. 无乐
    • C. 热衷
    • D. 疏远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 《秋夕》杜甫:描绘了秋天的情景与孤独感。

诗词对比
李端的《长安书事寄薛戴》与杜甫的《秋夕》在孤独感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悟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端更侧重于人际关系的失落,而杜甫则在忧国忧民的情怀中表达孤独。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端诗集》
  • 《唐代诗歌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凤凰台上忆吹箫 闰七夕 凤凰台上忆吹箫 钗,和姚二叔慈 凤凰台上忆吹箫 落红怨 凤凰台上忆吹箫 社集香草亭赋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 寄鸿范杭州 凤凰台上忆吹箫 杜鹃谢后有寄 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秦淮夜月) 凤凰台上忆吹箫(转官球) 六么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婚纱 阅后付丙 单丝不成线 昏天黑地 耒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萧墙之变 横竖勾的汉字_带横竖勾的汉字大全 店房 援溺振渴 包含跄的词语有哪些 9画起名常用字精选_9画吉利汉字推荐 翳地 干字旁的字 包含翦的词语有哪些 立刀旁的字 描写美景的诗_千山万水的美景诗句赏析 馨繁体字书写指南_掌握汉字馨的正确写法 带心字底的字有哪些?带心字底的汉字大全 雨鬣霜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