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0:22
山中期张芬不至
作者: 李端 〔唐代〕
石堤春草碧,
双燕向西飞。
怅望云天暮,
佳人何处归。
药栏虫网遍,
苔井水痕稀。
谁道嵇康懒,
山中自掩扉。
在春天的石堤上,草色青翠,
双燕向西飞去,
我在傍晚时分怅然望着云天,
心爱的佳人究竟何时才能归来?
药栏旁虫网遍布,
苔藓掩盖的井水痕迹稀少。
谁说嵇康懒惰,
他在深山中独自关上门扉。
作者介绍:李端,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他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情感真挚,语言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春日的傍晚,李端在山中等候友人张芬,但张芬未能如期而至,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山中期张芬不至》是一首表现孤独与思念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山中景色,传达了对友人未至的失落感。开头“石堤春草碧”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给人以美好的期待,但紧接着“双燕向西飞”却暗示着离别,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怅望云天暮,佳人何处归”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诗人不仅在找寻友人,更是探索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后面“药栏虫网遍,苔井水痕稀”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荒凉的氛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结尾“谁道嵇康懒,山中自掩扉”则引入了隐士嵇康的形象,表明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嵇康因其才华和隐逸而被人称道,诗人似乎在反思自己,虽然孤独但心中仍有坚持与理想,体现了唐代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表现了孤独与思念,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出唐代士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内心的矛盾。
诗词测试:
“石堤春草碧”中的“碧”指的是什么颜色?
诗中提到的“佳人”指的是:
嵇康在诗中象征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者都描绘了山水之美,但李端的诗更强调孤独与思念,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