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5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55:41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作者:王维 〔唐代〕
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
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从岐王的别业经过,遇到淮王举杯畅饮的情景。诗人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变化,鸟鸣声和落花的情景让人感慨。诗人一边欣赏美景,一边思考人生,仿佛在回味时间的流逝与美好。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王右丞,祖籍陕西,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他的诗风以清新脱俗和自然景致著称,常常融情于景,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此诗创作于王维与岐王及淮王的聚会之际,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交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王维身处盛唐,社会繁荣,诗人通过描写宴会的场景与自然的变化,表达对友谊与生活的珍惜。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王维在夕阳西下时,经过杨氏的别业,偶遇淮王,共同畅饮,享受生活的美好。诗中通过鸟鸣声和落花的意象,表现出兴致的消退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在描写场景的同时,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此外,诗中提到的“银烛”和“玉珂”更是增添了宴会的雅致与氛围,展现了盛唐时期的文化气息。最后两句“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即将开启的热闹与欢愉,仿佛在预示着人生的无限可能。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意境,更深刻地反映了王维的人生哲学:在繁华与喧闹之中,仍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宴会的场景与自然的变化,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珍贵,表达了对友谊和生活的热爱,体现了王维哲学中的宁静与美好。
诗中提到的“杨子”是指什么?
“落花多”表达了什么含义?
诗中提到的“银烛”象征什么?
王维与李白同为唐代诗人,但风格迥异。王维的诗多表现宁静淡泊的情感,而李白则多豪放奔放。比如李白的《将进酒》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与王维的细腻感受形成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