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7:3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7:33:54
赋得秋日悬清光
王维
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
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
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
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
馀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清朗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开篇描述了天空的辽阔和宁静,明亮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照亮了秋天的景色。日光如同一个圆形的光源,包容着万物,影子则在静静的水流中荡漾。诗人感觉到自己的身影与远处的青色天际相融合,仿佛在江边上漂浮。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光在树木间投射出斜影,映在高楼的旁边。接着,诗人提到宋玉登高时的怨恨和张衡遥望时的忧愁,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最后,诗人感叹如果余辉能够寄托心意,那悠远的云路又怎能不让人思绪万千呢。
作者介绍: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尤其擅长山水诗。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王维在此时感受到自然的宁静和人事的愁苦。正值唐代盛世,但王维内心却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王维的《赋得秋日悬清光》通过对秋日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微妙关系。诗的开头以“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引入,描绘了一个空旷宁静的秋日,光线明亮且清晰,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象,表现了阳光的普照与万物的生机,影子在水流中轻轻荡漾,传达出一种和谐的境界。
随着诗歌的展开,王维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情感结合,提到宋玉的怨恨和张衡的愁苦,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去的思考。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有自然的美感,又不乏对人生无常的感悟。结尾一句“馀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更是点明了诗人对人生的哲思,余辉的温暖虽可寄托情感,但人生的道路却是漫长而悠远的。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写秋日的宁静与美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王维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宋玉”是因为什么而著名?
a) 诗人
b) 画家
c) 登高作怨
d) 书法家
“圆光含万象”中的“万象”指的是:
a) 万物
b) 万事
c) 万法
d) 万象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