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5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52:13
洛阳驰道上,春日起尘埃。
濯龙望如雾,河桥渡似雷。
闻珂知马蹀,傍幰见甍开。
相看不得语,密意眼中来。
在洛阳的宽阔大道上,春天的阳光升起,尘土飞扬。
远望那濯龙河,似乎弥漫着雾气;河桥的渡口,犹如雷声轰鸣。
听到马的铃声,知道马蹄声在响;旁边的楼台,看到屋顶的烟雾升腾。
我们相对而视,却无言以语,心中默默传递着深情的意念。
诗中提到的“濯龙”可能与古代传说中的龙有关,象征着美好的愿望和高升的前程。河桥的描写,则可能暗示人们在通往理想生活的道路上的艰辛与挑战。
作者介绍:徐陵(507年-583年),字子陵,号白石,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擅长诗歌创作,风格清新自然,尤其以五言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风貌,常蕴含深邃的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春日的洛阳,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际情感的细腻观察。
《洛阳道二首 其二》以春日的洛阳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繁忙的景象。开头两句描绘了春日阳光的明媚以及其带来的尘土飞扬,仿佛让人置身于一幅生动的画卷中。接下来对濯龙河的描述,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带有一种梦幻的色彩,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柔和与神秘。
“闻珂知马蹀”一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默契,声音的细微变化都能引起彼此的共鸣,展现了一种深厚的友情。而“相看不得语,密意眼中来”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二人之间虽无言语,但那种默契与情感却在眼神中流露无遗,暗示了更深层次的心灵交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洛阳的描绘,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感情,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濯龙”指的是哪条河流?
A. 黄河
B. 濯龙河
C. 长江
D. 淮河
诗中描绘的场景主要是在什么季节?
A. 夏季
B. 秋季
C. 冬季
D. 春季
“相看不得语,密意眼中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默契
C. 冷漠
D. 疑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