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4:13
岸烟起暮色。岸水带斜晖。径狭横枝度。帘摇惊燕飞。落花承步履。流涧写行衣。何殊九枝盖。薄暮洞庭归。
河岸的烟雾在傍晚升起,水面反射着斜晖。小径狭窄,树枝横斜而过,帘幕随风摇动,惊起了飞翔的燕子。落花伴随着行人的脚步,流水在涧边映照着衣裳。何等不同于九枝的华盖,薄暮时分正归向洞庭湖。
“九枝盖”源于古代车马的华丽装饰,象征着显赫和荣耀,而“洞庭”则提及了洞庭湖,以其辽阔和美丽著称,暗示归家的宁静与安心。
作者介绍:徐陵,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才华横溢,以其清新多变的风格著称。徐陵的作品常常融诗、词、赋于一体,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大自然复苏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命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徐陵的《春日诗》以其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厚的情感内涵而著称。诗中通过对岸边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出春日特有的清新与生机。开头以“岸烟起暮色”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用“岸水带斜晖”描绘水面反射的美景,令人感受到阳光与水波的温暖交织。在对小径的描述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径狭横枝度”这句,展现出小路的幽静与自然的亲密。后面的“帘摇惊燕飞”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的动感,给人以活泼之感。
从“落花承步履”到“流涧写行衣”,诗人不仅关注自然景色,也将人的活动融入其中,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以“何殊九枝盖”与“薄暮洞庭归”收尾,形成一种对比,让人思索繁华与宁静、归属与失落的关系,意境深远。整首诗不仅是一幅春日的画卷,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沉思与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与对生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岸烟起暮色”描绘的是哪个时间段?
“落花承步履”中的“承”字意指什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