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6:33
作者: 郑獬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块泥封两耳,师旷亦为聋。离朱捏两目,触面不得通。折弓断其臂,安得为逢蒙。白日照六合,光耀当天中。苟为物所蚀,齯齿犹成童。君子诚其意,默通大化工。所以虞舜明,不在双重瞳。
这首诗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诗中提到,用泥块封住耳朵,师旷也会变得聋哑;用手捏住眼睛,便无法看到面前的事物。像折断弓箭、断臂的状态,又如何能成为逢蒙这样的智者?阳光普照大地,光辉照耀在天空。倘若被世俗所腐蚀,连牙齿也会重新变得像小孩一样。君子若诚心意图,便能默默地理解并掌握大道。因此,虞舜的聪明才智,并不在于双瞳的明亮。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郑獬,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事,作品多表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郑獬生活的动荡时代,诗人通过个人的感受和对社会的观察,表达了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这首《杂兴三首》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典故,展示出诗人对人类智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诗中运用“块泥封耳”、“离朱捏目”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因外在环境而导致的盲目与聋哑,阐释了对个人内心和智慧的思考。郑獬通过这些极具张力的比喻,揭示了个体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的无力感,以及对真理和智慧的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理想的君子形象,强调了诚心与理解的重要性。虞舜的明智不仅仅是因为他有双重的眼睛,而是他对真理的追求和对内心的诚恳。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困境和对真理的追求,强调诚心与理解的重要性,体现了郑獬对人生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块泥封耳”表达了什么含义?
“虞舜明”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郑獬的《杂兴三首》与李白的《将进酒》均体现了对人生的思索,但郑獬更偏向于哲理的探讨,而李白则更强调人生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