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3:46
凿囷贯竹皮,括轮象日月兮卫其身,圆景双担色若银。我闻无肠之东聂耳国,趋走捧持犹捧珍,又云一耳为衾一为茵非其苗裔强相效,呜乎坎德胡不辰!
凿洞的竹子编织成的皮囊,圆轮像日月一样环绕着身体,景色如同双担,色泽如银。我听说在无肠的东方有个聂耳国,那里的人奔跑着捧着物品,犹如捧着珍宝,又说一只耳朵做成被子,一只耳朵做成垫子,非其后代却强烈模仿,唉,坎德胡怎么不合时宜!
作者介绍:孙元衡,清代诗人,精于古典诗词,致力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品多描绘生活与自然,充满哲思与幽默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奇特的场景与人物,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与思想观念。
《裸人丛笑篇 其三》是一首充满奇幻与幽默的诗,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一个异域的奇特景象。诗的开头以“凿囷贯竹皮”描绘了一种利用天然材料制作的容器,给人一种原始而又亲切的感觉。随后提到的“括轮象日月”则暗示着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文化传承,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接下来描述的“无肠之东聂耳国”,则让人联想到那些远离尘世的神秘国度,暗示了这一地区的人们生活方式的独特和古怪。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的“一耳为衾一为茵”更是将人们的奇异习惯与生活方式展示得淋漓尽致,似乎是在讽刺某种模仿与追求的盲目,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的传承与演变。整首诗在趣味中带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异域的奇特景象,探讨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反映了对生活的幽默观察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凿囷贯竹皮”主要描述了什么?
“括轮象日月”中的“日月”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