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4:1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4:15:56
李简的《登岳》原文如下:
三峰突兀与天齐,
天门未到劳攀跻。
层层石磴出林杪,
萦回百折青云梯。
盘石暂憩舒清眺,
涧壑风来号万窍。
水声俄在树梢头,
疑有于菟天外啸。
向晓才登日观峰,
手披云雾开鸿濛。
火轮欲上海波赤,
金霞翻动苍龙宫。
黄河一线几千里,
吴越山川真地底。
为数齐州九点青,
更将伏槛窥东溟。
李白不遇安期生,
安得羽翼飞蓬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高峰的壮丽景象。三座山峰高耸入云,似乎与天空相接,然而要到达天门还需费力攀登。层层石阶从林中延伸出来,蜿蜒曲折如通向青云的梯子。诗人在盘石上稍作休息,远眺山川,山涧的风声在万处回响,水声突然从树梢传来,仿佛听见了天外的啸声。清晨时分,刚刚登上日观峰,手披云雾,视野开阔。火轮似乎要升起,海面泛起赤色波浪,金色霞光翻动,宛如苍龙的宫殿。黄河如一条线蜿蜒几千里,吴越的山川仿佛在地底下。齐州的青山数不胜数,更想伏在栏杆上窥探东海的景象。李白若是有幸遇到安期生,又何以能得羽翼飞升到蓬莱仙境呢?
《登岳》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人通过描绘险峻的山峰与浩瀚的河流,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无垠。开篇以“三峰突兀与天齐”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那种高耸入云的震撼感中。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层层石磴”、“青云梯”等意象,描绘出攀登的艰难与过程中的美好。这里的石阶不仅是物理上的攀登,也是精神上的追求。
诗中“水声俄在树梢头,疑有于菟天外啸”则展现出一种自然的灵动,仿佛大自然在与诗人对话,带给他无限的遐想与启迪。接下来的描写中,“手披云雾开鸿濛”更是将诗人置于一种仙境之中,似乎与天地融为一体。
最后,诗人以李白与安期生的典故结束,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感叹。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壮美的自然景观,也透出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情感深邃而真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壮丽,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展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悟。
诗中“三峰突兀与天齐”中“突兀”指的是什么?
A. 平坦
B. 高耸
C. 浅显
D. 坚固
诗中提到的“青云梯”象征什么?
A. 现实的困难
B. 追求的理想
C. 自然的美丽
D. 生命的短暂
李白和安期生的典故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幽默
B. 诗人的无奈与追求
C. 诗人的友谊
D. 诗人的生活
答案:
李白的《庐山谣》与李简的《登岳》同样描绘了高峰的壮丽,但李白的诗更加侧重于情感的抒发,而李简则更强调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追求,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