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4:34
送僧归护国寺
李简 〔宋代〕
来赴龙华约,
归承帝泽新。
道高传几祖,
言下得何人。
水想灵溪健,
花饶法界春。
自甘铅钝者,
犹望指迷津。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一位僧人回到护国寺的情景。诗人提到,僧人来赴龙华的约定,归去后将承受新一代的恩泽。道理高深的教义传承了几代祖师,言语之下又能得到多少人呢?水流向灵溪,生机勃勃,花儿在法界中盛开春意盎然。即使是甘愿沉默寡言的人,依然希望能有指引迷津的明灯。
李简,宋代著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风以清新脱俗著称,常表现对佛教的思考与感悟。
本诗创作于送别僧人之际,表达了对佛教精神的礼赞,以及对僧人未来的祝福和期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文化的重视。
《送僧归护国寺》是一首充满佛教意蕴的送别诗。诗中通过对话语与道理的思考,展示了佛教教义的深邃与传承的艰辛。首联“来赴龙华约”直接点明了送别的主题,表明僧人与佛教的约定。接下来的“归承帝泽新”,则寓意着在新的环境中继续接受教化与启迪。
诗中以“道高传几祖”引发对教义的反思,表达了对佛教传承的敬仰与思考。诗人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的思考,认为即使是平庸的人,也希望能在佛法中找到指引,传达出一种对灵性追求的渴望。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僧人未来的祝福,也有对佛教精神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李简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表现了对佛教的敬仰与对人生方向的思考,反映出一种超越世俗的追求和对灵性成长的渴望。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的核心主题,传达出对佛教精神的礼赞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龙华”在诗中指的是?
“自甘铅钝者”中的“铅钝”指的是什么?
全诗主要探讨了什么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