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1:3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1:33:47
秋夜
洪咨夔 〔宋代〕
一日一番雨,三更三昧凉。
桐边青弄影,荷底静留香。
俗物刺人眼,世情冰我肠。
关山何处笛,落月照胡床。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秋天的夜晚。一天一场雨,三更时分凉意渐浓。梧桐树下,青色的影子摇曳;荷花的香气在静夜中弥漫。世俗的事物让人感到刺眼,世间的情感如冰般冷漠。关山之外,不知何处传来笛声,落月照在胡床上。
作者介绍:洪咨夔,字子英,号静庵,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风格细腻而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天的一个夜晚,正值作者生活中的某个阶段,可能经历了个人的孤独与思考,结合自然景色,表达了他对世俗的厌倦与内心的清冷。
《秋夜》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蕴的语言,展现了秋天的夜晚特有的宁静与清冷。诗的开头“一日一番雨,三更三昧凉”,通过自然界的变化引入了诗的主题,雨水的滋润与夜晚的凉意交织,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接下来的“桐边青弄影,荷底静留香”,则通过描绘梧桐树和荷花,展现出秋夜的静谧与美好。
然而,诗人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也对世俗生活产生了厌倦,“俗物刺人眼,世情冰我肠”。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孤独,似乎在感慨世间的无情与人情的冷漠。最后两句“关山何处笛,落月照胡床”,传达出一种对远方的渴望与思念,笛声的幽远和落月的明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整首诗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融入了深邃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世俗的反思,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俗物刺人眼”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世俗的热爱
B. 对世俗的厌倦
C. 对世俗的依赖
D. 对世俗的赞美
“三更三昧凉”中的“三更”指的是哪个时段?
A. 午夜时分
B. 黄昏时分
C. 凌晨时分
D. 正午时分
诗中描述的自然景象主要有哪些?
A. 雨、风、雪
B. 桐树、荷花、月光
C. 山、河、湖
D. 日、云、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