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9:2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9:23:34
范待制挽诗二首
作者: 洪咨夔 〔宋代〕
生不饵柏寺,
死才跨松阶。
浮云忽易灭,
明月终难埋。
宇宙卓有立,
江山渺无涯。
掩卷独搔首,
西风知此怀。
全诗翻译: 我活着的时候不愿意去柏树寺,死后才愿意踏上松林的台阶。浮云瞬息之间就会消逝,而明月却难以被埋没。宇宙间有稳固的存在,而江山却无边无际。合上诗卷,我独自搔首,西风知道我的这份思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洪咨夔(生卒年不详),字景华,号槐冈,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多关注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情感真挚而深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洪咨夔对范仲淹的悼念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与钦佩,同时也透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宇宙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生”和“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首联“生不饵柏寺,死才跨松阶”直接表达了诗人在世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死后才愿意踏上松林的台阶,反映出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这里的柏寺和松阶,分别象征着尘世与超脱,暗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拒绝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浮云忽易灭,明月终难埋”,则通过对比浮云与明月,探讨了生命的短暂与理想的永恒。浮云的消逝象征着人生的短暂,而明月的永恒则代表着理想与情感的长存,这种对比让人深思。
后四句“宇宙卓有立,江山渺无涯;掩卷独搔首,西风知此怀”则描绘了诗人面对辽阔宇宙时的孤独感,宇宙的稳固与江山的无边,反映了生命的渺小与脆弱。诗人独自搔首,表达了他的惆怅与思念,西风似乎也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增添了几分惆怅的情绪。
整首诗字句精练,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切的情感,给人以深思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孤独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范待制挽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浮云”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讨论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均对古诗词的鉴赏、分析以及背景有深入的探讨,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