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凭虚楼》

时间: 2025-04-26 05:18:45

诗句

凭虚倚高寒,不见归鸟背。

山猿为主宾,并立阑干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8:45

原文展示:

凭虚倚高寒,不见归鸟背。
山猿为主宾,并立阑干外。

白话文翻译:

我凭靠在高耸的楼台上,感受到一阵寒冷,远处看不见归来的鸟儿。山中的猿猴是这里的主客,它们和我一起站在栏杆之外。

注释:

  • 凭虚:倚靠在空中或虚空中,此处指在高楼上远望。
  • 倚高寒:依靠在高处,感到寒冷。
  • 归鸟背:归来的鸟儿的背影,这里隐喻看不见归来的鸟。
  • 山猿:指山中的猿猴。
  • 主宾:主宾指的是主人的客人,山猿在这里象征着自然的陪伴。
  • 阑干:栏杆,指楼台的护栏。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不直接引用典故,但“归鸟”常被用来象征归宿与思乡,而“山猿”则可以引申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奎,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留存,但其诗作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其风格多表现出孤独与自然的交融。

创作背景:

《凭虚楼》创作于一个寂静的高楼之上,诗人或许是在思索人际关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表达了在高处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凭虚楼》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高楼之上的孤独景象,诗人通过“凭虚倚高寒”这句,呈现出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情的思考。诗中的“归鸟”隐含着对故乡的思念,而“山猿为主宾”则暗示着人与自然的亲密联系,山猿作为自然的代表,与诗人共同站在阑干外,形成了一种共生的意象。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令人思考在现代生活中人与自然的疏离,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感受,表达了对这一现象的反思,兼具了哲理性与诗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凭虚倚高寒:诗人站在高楼上,感受到寒冷,表现身处高处的孤立感。
  2. 不见归鸟背:远方的归鸟看不见,暗示对归宿的渴望与思乡之情。
  3. 山猿为主宾:山猿作为自然的象征,与诗人一起存在,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4. 并立阑干外:诗人与山猿并肩而立,共同享受自然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山猿描绘成主客,强化了人与自然的关联。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及对归宿的思考。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楼:象征孤独与思考。
  • 归鸟:象征归属与思乡。
  • 山猿:象征自然的陪伴,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凭虚”指的是? A. 依靠虚空
    B. 依靠地面
    C. 依靠水面
    D. 依靠树木

  2. 诗中提到的“归鸟”象征什么? A. 离别
    B. 思乡
    C. 旅行
    D. 争斗

  3. “山猿为主宾”意味着什么? A. 山猿是诗人的朋友
    B. 诗人被山猿邀请
    C. 诗人与山猿共同存在
    D. 山猿不欢迎诗人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静夜思》李白,表现思乡之情;《山中问答》王维,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思乡之情,但更直白。
  • 王维《山中问答》: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风格更为宁静。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胡奎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乌夜啼(八之五) 雨雪久无来客亦不能出作长句排闷 江村初夏 夏日 夜赋 醉书 一壶歌 雨晴 初寒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失重 舞妓 橘露 寿陵失步 逞工炫巧 西安事变 衣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压肩叠背 爿字旁的字 忙结尾的成语 隐名埋姓 包含微的成语 出谋画策 绝渡逢舟 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