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远老韵二首》

时间: 2025-04-22 18:17:48

诗句

欲访天台帛道猷,梦魂先到石桥头。

个中直待桃花放,始得从师烂漫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8:17:48

原文展示

欲访天台帛道猷,梦魂先到石桥头。
个中直待桃花放,始得从师烂漫游。


白话文翻译

我想去拜访天台山的道士,结果梦中已经先到达石桥头。这里我只等到桃花盛开,才能和师父一起悠闲地游玩。


注释

  • 天台:指天台山,位于浙江省,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和风景区。
  • 帛道猷:帛道是指道教的教义,猷是指计划、规矩。
  • 梦魂:梦境中的灵魂,表示心灵的向往。
  • 石桥头:指在天台山附近的一个地点,可能与自然景观相关。
  • 桃花放:桃花盛开,象征春天的来临和美好的时光。
  • 从师:跟随师父学习。

典故解析

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天台山与道教有关,象征着修道求仙的理想。此外,桃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美好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芾,字应舸,号阮亭,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兼具清新与婉约,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教思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吴芾向往道教生活、追求精神境界的时期,表现了他对自然与修道理想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欲访天台”为引子,通过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道教生活的向往。诗中所描写的“石桥头”,是一个充满自然美的地方,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诗人通过“梦魂”的描写,表达了内心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师父教诲的期待。

“个中直待桃花放”一句,意境优美,桃花象征着春天和新的开始,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诗的最后一句“始得从师烂漫游”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桃花盛开的春日,能够与师父一起畅游自然,享受生活的乐趣。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欲访天台帛道猷:表达了诗人向往天台山的道教生活。
    • 梦魂先到石桥头:在梦中已到达目的地,显示出心灵的渴望。
    • 个中直待桃花放:期待春天的到来,象征希望和美好。
    • 始得从师烂漫游:希望与师父一起享受自然的乐趣,体现了对师道的尊重。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花放”比作人生的美好时光。
    • 拟人:梦魂的描写赋予了梦境以生命,使情感更为丰富。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道教理想生活的追求,营造出一种清新、悠闲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桃花:象征着春天和生命的美好,传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 石桥:象征着通往理想世界的道路,连接现实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天台”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江西
    • B) 浙江
    • C) 四川
  2. “梦魂”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C) 对过去的怀念
  3. 诗中“桃花放”象征着什么?

    • A) 秋天的到来
    • B) 美好的未来
    •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

  1. B) 浙江
  2.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3. B) 美好的未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吴芾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李白的诗更显豪放,而吴芾则偏于细腻和婉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以上是对《和远老韵二首》的全面解析和相关内容的整理,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二 三叠前韵 浣溪沙 浣溪沙 七月十二日移沈淑人遗榇,于苏公祠却归宝祐桥,回望孤山,黯然久之 浣溪沙 浣溪沙 月夜虎邱纪所见 浣溪沙(怨啼鹃) 浣溪沙 甲辰春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凵字底的字 平流缓进 当开头的成语 齒字旁的字 牧猪奴戏 长安少年 挑缺 豁绰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悒悒不欢 山半 包含灯的成语 含苞吐萼 龜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助桀为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