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8:1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8:17:48
欲访天台帛道猷,梦魂先到石桥头。
个中直待桃花放,始得从师烂漫游。
我想去拜访天台山的道士,结果梦中已经先到达石桥头。这里我只等到桃花盛开,才能和师父一起悠闲地游玩。
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天台山与道教有关,象征着修道求仙的理想。此外,桃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美好和希望。
吴芾,字应舸,号阮亭,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兼具清新与婉约,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教思想的追求。
此诗写于吴芾向往道教生活、追求精神境界的时期,表现了他对自然与修道理想的向往。
这首诗以“欲访天台”为引子,通过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道教生活的向往。诗中所描写的“石桥头”,是一个充满自然美的地方,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诗人通过“梦魂”的描写,表达了内心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师父教诲的期待。
“个中直待桃花放”一句,意境优美,桃花象征着春天和新的开始,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诗的最后一句“始得从师烂漫游”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桃花盛开的春日,能够与师父一起畅游自然,享受生活的乐趣。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的“天台”指的是哪个地方?
“梦魂”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诗中“桃花放”象征着什么?
答案:
吴芾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李白的诗更显豪放,而吴芾则偏于细腻和婉约。
以上是对《和远老韵二首》的全面解析和相关内容的整理,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