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0:39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王孙,不要把自己和那些蓬蒿相比较,九月重阳节的时候,菊花的枝条正好靠近鬓边的头发。
露水湿润了秋天的芳香,池边的菊花满是香气,我从来不羡慕那高耸的瓦松。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节日,历史上人们会在这一天插菊花、饮菊花酒,寓意长寿。诗中提到的“九日”引申出与菊花的联系。
作者介绍:郑谷,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写自然景物及人生哲理。他的作品多表现出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前后,反映了诗人在秋天深思的情感,以及对菊花的喜爱,表达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菊》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开头两句以“王孙”呼唤,表达了对年轻人的期望,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接下来提到的“九日”,不仅是时令的指向,更是传统文化的象征。菊花在这一节日中被赋予了长寿的意义,彰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孤独高洁的追求。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菊花的芬芳与秋天的宁静,表达了诗人自得其乐的心态,强调了不羡慕权贵的态度,表现出一种超然洒脱的生活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与自得其乐的心态,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诗中“王孙”指的是谁?
诗人对“瓦松”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