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8:30
不学梅欺雪,轻红照碧池。
小桃新谢后,双燕却来时。
香属登龙客,烟笼宿蝶枝。
临轩须貌取,风雨易离披。
这首诗的意思是:杏花不效仿梅花在雪中傲立的姿态,轻盈的红色映照着碧绿的池水。小桃花刚刚凋谢后,燕子们又回来了。香气吸引了登龙之客,烟雾笼罩着栖息的蝴蝶枝头。在窗前观赏时,必须用外表来取悦,风雨容易使花瓣飘落。
郑谷(约 840—901),字梦阮,号阮堂,唐代诗人,出生于今湖北省。其作品以描写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而著称。郑谷为人清白,仕途不顺,却以诗名扬于世。
此诗作于春季,杏花盛开之时,正值自然界生机勃勃之际。诗中通过描绘杏花与燕子,表现春天的生机,以及对事物外表的敏感与流转的感慨。
《杏花》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诗人在诗中对杏花的描写,既有对美的欣赏,也有对流逝与无常的深思。开篇以“杏花”点题,迅速引出主题。诗人巧妙地将杏花与梅花相对比,揭示了不同花卉的性情和美态。杏花不如梅花那样傲然独立于严寒之中,而是以轻盈的姿态映照在碧水之中,展现了温柔与灵动。
接着,诗人描绘了小桃花的凋谢与双燕的归来,隐喻着春天的到来,生机的复苏。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生命的延续,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后两句将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结合,提到“登龙客”和“宿蝶”,暗示了人们在自然美景中追逐名利与享乐的心态。同时,诗中提到“须貌取”,则表达了对外在美的重视与对流逝之美的感慨,令人思考人际关系的表面与内在。
整首诗优雅而富有哲理,抒发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美,同时反映了人们对外在美的追求与生命的无常,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诗中提到的“登龙客”指的是?
A. 鱼
B. 有才华的人
C. 燕子
D. 蜜蜂
诗中“风雨易离披”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哀伤与无常
C. 兴奋
D. 安宁
“轻红照碧池”中“轻红”指的是哪种花?
A. 梅花
B. 杏花
C. 桃花
D. 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