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20:4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20:48:08
华山
作者:郑谷 〔唐代〕
峭仞耸巍巍,晴岚染近畿。
孤高不可状,图写尽应非。
绝顶神仙会,半空鸾鹤归。
云台分远霭,树谷隐斜晖。
坠石连村响,狂雷发庙威。
气中寒渭阔,影外白楼微。
云对莲花落,泉横露掌飞。
乳悬危磴滑,樵彻上方稀。
淡泊生真趣,逍遥息世机。
野花明涧路,春藓涩松围。
远洞时闻磬,群僧昼掩扉。
他年洗尘骨,香火愿相依。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的雄伟与清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华山高耸入云,晴空中的云雾染上了周围的景色。华山的孤独之美难以用语言形容,画作中也无法描绘它的真貌。山顶上,神仙聚会,半空中飞翔着鸾鸟和仙鹤。云层将远处的雾气分开,树林的谷地隐约透出斜晖。坠落的石块与村庄的声音相连,雷声在庙宇上空震响。空气中寒气弥漫,远处的白楼显得微不足道。云与莲花相映成趣,泉水横流,露水如手掌般飞溅。岩石危悬,行走在上面极为滑腻,樵夫上山的身影越来越稀少。心境淡泊才能体会到真实的乐趣,逍遥自在是远离世俗纷争的真谛。野花照亮了山涧的小路,春天的苔藓覆盖着松树。远处的洞中偶尔传来钟声,群僧白天关闭了寺门。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洗去世俗的尘埃,愿与香火相依。
作者介绍:郑谷(约 840-910),字子华,号青山,唐代诗人,主要活跃于晚唐时期。他的诗风清雅,擅长山水田园诗,常表达对自然与隐居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华山作为五岳之一,历来被视为道教圣地,郑谷在此游历时,受到华山壮丽景色的启发,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华山》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华山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开篇便以“峭仞耸巍巍”引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描绘出华山的高耸入云。诗中的“晴岚染近畿”,将自然景色与人文环境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美感。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通过“绝顶神仙会,半空鸾鹤归”,将华山与神仙传说联系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在呼唤仙人归来,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而后部分则通过描写自然环境的细节,如“云台分远霭,树谷隐斜晖”,让人感受到华山的神秘与宁静。诗中“坠石连村响,狂雷发庙威”则赋予了山的威严与力量,反映出大自然的不可预测与人类的渺小。
最后几句,诗人抒发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淡泊生真趣,逍遥息世机”,表达了他希望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自然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华山自然景观的赞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华山的形态在诗中是如何描述的?
A. 低矮平坦
B. 峭峭耸立
C. 轮廓模糊
D. 破碎不堪
诗中提到的“神仙”主要象征什么?
A. 富贵
B. 隐逸生活
C. 战争
D. 友谊
“坠石连村响”中,坠石的声音与哪个地方相连?
A. 庙宇
B. 村庄
C. 山顶
D. 远洞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对《华山》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