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3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2:12
雁
作者:郑谷 〔唐代〕
八月悲风九月霜,
蓼花红淡苇条黄。
石头城下波摇影,
星子湾西云间行。
惊散渔家吹短笛,
失群征戍锁残阳。
故乡闻尔亦惆怅,
何况扁舟非故乡。
在八月的悲风和九月的霜冷中,蓼花的红色逐渐淡去,芦苇的条子也变得泛黄。石头城下的波光摇曳着影子,星子湾西的云朵在空中飘行。渔家在水边吹响短笛,悠扬乐声使得散落的渔网更加寂寥,而失去伙伴的征戍更是锁住了残阳的余辉。故乡的消息让我感到惆怅,更何况我此刻乘坐的扁舟并非故乡之舟。
作者介绍: 郑谷(约 849年-约 911年),字孟郊,号阳春,唐代诗人。他生活在唐代中后期,风格以清丽、婉约著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郑谷流亡的时期,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贯穿全诗。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体悟。
郑谷的《雁》是一首充满秋天气息的诗,诗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孤独感相结合,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秋风和霜寒的景象,展现出季节转换的无情与悲凉。接着,他通过蓼花与芦苇的颜色变化,象征着生命的易逝与时光的流逝。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描绘了水边的渔家和他们的短笛声,这不仅增添了诗的音乐感,同时也凸显了渔家生活的宁静与孤独。失去同伴的士兵则象征着战乱带来的无助与迷茫,整首诗在对比中加深了孤独的情感。
最后两句回归到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因遥远的故乡而感到惆怅,更加突显出漂泊者的深切孤独。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共鸣,既有对自然的欣赏,也有对人生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孤独与思乡为主题,借助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八月悲风”暗示了什么?
“失群征戍锁残阳”中“锁残阳”暗示了什么?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