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8:06
漠漠秦云淡淡天,新年景象入中年。
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苔色满墙寻故第,雨声一夜忆春田。
衰迟自喜添诗学,更把前题改数联。
朦朦胧胧的秦地云彩,天际显得淡淡的,新年景象已经进入了中年。
情感丰富却最恨花朵无言,愁苦破灭之后才知道酒才是解忧的良药。
苔藓的绿色覆盖了墙壁,寻找旧居,雨声一夜唤起对春天田野的回忆。
衰老和迟缓让我自喜于增添诗歌的学问,更将之前的题目改为对联。
诗中提到的“秦云”可以追溯到古代诗人的描写,秦地是历史悠久的地方,常常被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诗中提及的酒则是古代文人用以解忧、激发灵感的象征,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领悟。
作者介绍:郑谷,唐代诗人,字阜,号隐居。其诗风清新脱俗,常常描绘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情感细腻,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郑谷中年时期,时代背景是唐代盛世,文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往往蕴含于诗歌中。作者在诗中思索岁月的流逝,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感慨。
《中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开篇的“漠漠秦云淡淡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似乎在暗示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无奈与思索。随着“新年景象入中年”的转折,诗人将个人经历与自然景象结合,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
“情多最恨花无语”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感情上的无奈与困惑,花虽开但无言,正如生活中的许多情感,常常难以言表。而“愁破方知酒有权”则转而引出对酒的依赖与解愁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在后面的描写中,苔色满墙与雨声一夜的意象交织,唤起了诗人对故乡与青春的追忆,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与对过往的怀念。最后,诗人以“衰迟自喜添诗学”结束,展现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时光荏苒,但诗歌仍是他心灵的寄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对青春的怀念,以及在中年阶段的思考与自我安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秦云”指的是哪个地区的云彩?
诗人对“花无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酒有权”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