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4:58
原文展示:
寄献新茶 曾巩 〔宋代〕
种处地灵偏得日,摘时春早未闻雷。 京师万里争先到,应得慈亲手自开。
白话文翻译:
在土地灵秀的地方种植,阳光充足,春天早早到来,还未听到雷声就已经采摘。 新茶从京师万里之外争先送达,应该得到慈母亲手开启。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平实质朴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是他在外地任职时,寄给家中母亲的新茶,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和对新茶的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在外地任职时,寄给家中母亲的新茶,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和对新茶的珍视。通过描述新茶的种植和采摘过程,以及对新茶的期待,诗人传达了对家的眷恋和对母亲的深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茶的种植和采摘过程,以及对新茶的期待。首句“种处地灵偏得日”,以土地的灵秀和阳光的充足来暗示新茶的品质优良。次句“摘时春早未闻雷”,则进一步强调了新茶的采摘时机,早春时节,还未听到雷声,说明采摘的时机恰到好处。后两句“京师万里争先到,应得慈亲手自开”,则表达了诗人对新茶的珍视,以及对母亲的思念。诗人希望这新茶能够尽快送到母亲手中,由母亲亲手开启,这不仅是对新茶的期待,更是对母亲的深情表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家的眷恋和对母亲的深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家的眷恋和对母亲的深情。通过描述新茶的种植和采摘过程,以及对新茶的期待,诗人传达了对家的眷恋和对母亲的深情。诗中对新茶的珍视和对母亲的思念相互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家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种处地灵偏得日”中的“地灵”指的是什么? A. 土地灵秀 B. 土地肥沃 C. 土地贫瘠 D. 土地荒凉
诗中“摘时春早未闻雷”中的“未闻雷”暗示了什么? A. 春天来得晚 B. 春天来得早 C. 春天雷声频繁 D. 春天无雷声
诗中“京师万里争先到”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珍视? A. 新茶 B. 母亲 C. 京师 D. 土地
诗中“应得慈亲手自开”表达了诗人对谁的思念? A. 父亲 B. 母亲 C. 兄弟 D. 朋友
答案:1. A 2. B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