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1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3:17:19
原文展示:
寄王荆公介甫 曾巩 〔宋代〕
数病门稀出,常贫客少过。 经纶知龃龉,耕钓亦蹉跎。 两事艰难极,孤心感慨多。 素交千里远,谁听此时歌。
白话文翻译:
我因多病很少出门,家境贫寒客人也少来访。 我的政治抱负难以实现,连耕田钓鱼也一事无成。 生活和事业都极其艰难,我内心充满了感慨。 老朋友相隔千里,此时此刻,有谁会聆听我的歌声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并称“宋四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是曾巩写给王安石(字介甫,后封荆国公)的,表达了自己在政治上的不得志和生活上的困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曾巩在政治上的失意和生活上的贫困。当时,曾巩因多次生病而很少出门,家境贫寒使得访客稀少。他在政治上有着远大的抱负,但因种种原因难以实现,生活也颇为艰难。诗中流露出对老朋友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曾巩在政治上的失意和生活上的困顿。首两句“数病门稀出,常贫客少过”直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孤寂。中间两句“经纶知龃龉,耕钓亦蹉跎”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在政治和生活中的双重挫折,展现了他的苦闷和彷徨。最后两句“两事艰难极,孤心感慨多。素交千里远,谁听此时歌”则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友情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怀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在政治上的失意和生活上的困顿,以及对老朋友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感慨。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诗人展现了自己的苦闷和彷徨,以及对友情的渴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经纶知龃龉”中的“龃龉”比喻什么? A. 政治抱负难以实现 B. 牙齿不齐 C. 时间白白过去 D. 生活困顿
诗中“素交千里远”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老朋友的思念 B. 对现实的感慨 C. 对政治的失望 D. 对生活的无奈
诗中“耕钓亦蹉跎”中的“蹉跎”是什么意思? A. 时间白白过去 B. 生活困顿 C. 政治抱负难以实现 D. 牙齿不齐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