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0:0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0:03:52
南浦 断渡
作者: 姚燮
荒芦绞岸,听奔沙攒石激洄流。
自昔低墩斜步,春汛此维舟。
奼柳一丝丝绿,有蠡窗坠絮茜裙兜。
奈夕阳漂梦,候亭都废,水沜并无鸥。
一例断梁破彴,写江村无尽画中秋。
何处重迎桃叶,横笛月边楼。
便到乱鸦催暝,也无人立雪拥貂裘。
让隔烟堤好,星星枫火漾渔篝。
这首诗描绘的是在南浦的景象:荒芦丛生的岸边,听着奔流的沙石撞击声。曾经在低矮的码头斜走,春天的洪水中,船只就这样停靠。嫩绿的柳枝轻轻摇曳,窗外飘落的柳絮像红色的裙摆。夕阳把梦境漂浮,等待亭子已经废弃,水面上没有一只鸥鸟。一片断梁和破碎的木桩,描绘出江村无尽的秋景。哪里还有桃树的绿叶,月边的楼上传来横笛声。等到乌鸦催促入夜时,却无人站立,雪花纷飞中只有厚重的貂裘。远处的烟堤是多么美好,星星点点的枫火在渔篝中摇曳。
作者介绍:姚燮(1689-1765),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以抒情见长。他的诗风典雅,常常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深切怀念。
《南浦 断渡》是一首富有情感和画面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南浦的荒凉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孤寂。开篇的“荒芦绞岸”便勾勒出一种萧条的氛围,随之而来的“听奔沙攒石激洄流”则使得这一场景生动起来,仿佛能听到水流与石头碰撞的声音,带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接着,诗人回忆起往昔的“自昔低墩斜步”,将时间与空间交织,表达对春天的渴望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随着“夕阳漂梦”的描写,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展现出一种梦幻而又忧伤的气质。
后半部分,诗人描写了一幅秋天的江村图景,虽然景色优美,但透着一丝苍凉,“无人立雪拥貂裘”更是突显了孤独感。在诗的最后,诗人以“星星枫火漾渔篝”结束,既显示出夜晚的宁静,又隐含了人情的冷淡。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出诗人对故乡自然景色的深情眷恋,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孤独的感慨,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南浦 断渡》中的“荒芦绞岸”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生机勃勃
B. 荒凉萧条
C. 热闹繁华
D. 宁静致远
诗中提到的“夕阳漂梦”有何象征意义?
A. 代表着希望
B. 代表着遗憾与回忆
C. 代表着自然的美好
D. 代表着未来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份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南浦 断渡》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