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满庭芳·小阁藏春》

时间: 2025-04-26 00:34:53

诗句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34:53

原文展示:

《满庭芳·小阁藏春》 作者: 李清照 〔宋代〕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白话文翻译:

小阁楼里藏着春天,闲暇的窗户锁住了白昼,画堂的深幽无限。香篆燃烧殆尽,阳光影子落在了窗帘的钩子上。自己种的江梅渐渐长得不错,又何必要去临水登楼呢?这里无人到访,寂寥的感觉就像在扬州一样。历来,懂得韵味的胜过那些难以忍受雨水浸湿的,无法忍耐风揉的。更有谁家的横笛,吹动了浓浓的愁绪。别恨那香气消散雪花减弱,应该相信那扫去的痕迹中情感仍然留存。难以言说的地方,良辰美景伴着淡淡的月光,疏影依然风流。

注释:

  • 小阁: 小型的阁楼,通常用于休闲或观景。
  • 篆香: 一种香料,通常用篆刻的方式制作。
  • 江梅: 一种梅花,常见于江南地区。
  • 扬州: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著称。
  • 横笛: 一种乐器,常用来表达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字易安,号漱玉,山东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风细腻、情感真挚,常以个人情感为主线,表现她对生活的感悟。李清照的生活经历充满坎坷,她的作品反映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

《满庭芳·小阁藏春》作于李清照晚年时期,正值南宋时期。李清照在这首词中表现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慨,反映了她在国破家亡后的失落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藏春”为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春天的渴望。开篇“小阁藏春,闲窗锁昼”,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环境,传达出一种静谧而又深邃的氛围。李清照用“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的意象,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消逝。随着词句的推进,诗人对自种江梅的欣喜之情显露无遗,凸显了人对自然的依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然而,随着“无人到,寂寥浑似”的描绘,诗人又转向了对孤独的感慨,表现出她在生活中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与失落。尤其是“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通过横笛的声音将愁绪传达了出来,展现了诗人对情感的敏感和细腻。

整首词在隐喻与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李清照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她深厚的文学素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阁藏春: 暗示春天的美好被隐藏在小阁楼中,象征着对春天的渴望。
  • 闲窗锁昼: 通过窗户锁住白昼,表现出一种静谧与孤独的感受。
  • 篆香烧尽: 表示时间的流逝,伴随着香气的消逝,感叹生活的短暂。
  • 手种江梅渐好: 自己种植的梅花渐渐好,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 无人到,寂寥浑似: 无人到访的孤独,令人感到无比寂寥。
  • 何逊在扬州: 提到扬州,以此表达自己对美好的怀念与向往。
  • 更谁家横笛: 通过横笛的声音,传达浓厚的愁绪。
  • 莫恨香消雪减: 劝诫自己不要对美好事物的消逝感到遗憾。
  • 难言处,良宵淡月: 描述了良夜与淡月的景象,表达了内心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孤独与扬州相提并论,体现情感的共鸣。
  • 拟人: “日影下帘钩”使得自然的景象充满生机。
  • 对仗: 如“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春天、孤独和情感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在安静环境中的思考与感悟。通过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描写,展现了李清照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阁: 象征着内心的栖息地与隐秘的情感。
  • 篆香: 代表着时光的流逝,亦是美好生活的象征。
  • 江梅: 代表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 横笛: 代表着情感的宣泄与对美好回忆的怀念。
  • : 象征着孤独与思考的夜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小阁藏春”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隐秘
    B. 春天的离去
    C. 春天的欢愉
    D. 春天的无情

  2. “无人到,寂寥浑似”中的“寂寥”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孤独
    D. 失落

  3. 诗中提到的“横笛”主要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愁绪
    C. 平静
    D. 绝望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 李清照
  •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 《离骚》- 屈原

诗词对比:

  • 《如梦令》与《满庭芳》均表现了李清照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流露,前者更为抒情,后者则更为深邃。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与《满庭芳》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辛弃疾更多的是豪放,而李清照则细腻。

参考资料:

  1. 《李清照词集》
  2. 《宋代女词人研究》
  3. 《古典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于谯作诗 黎阳作诗三首 其三 钓竿行 东阁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争红斗紫 桃柳争妍 广字头的字 斗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太嫔 一匡九合 鄙陋 薰天赫地 越绋 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疋字旁的字 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分爨 没精塌彩 绝其本根 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