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1:58
《怨王孙 春闺雪夜,和李清照韵二首 其一》
作者: 董元恺
钟静香悄。酒欺花恼。疏竹轻巧,琐窗洞晓。
倦倚兽炭围红。隔帘风。撒盐萦絮弥漫处。
吹春去。似把青春负。最爱玲珑,纤软仿佛轻云。
共文君。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窗外的风声轻柔,似乎在轻声诉说。酒的香气让花儿感到不安,竹子在晨光中显得轻盈而灵巧。诗人倦怠地依靠在围着火炭的红色座椅上,透过窗帘能感觉到外面的微风。风将窗外的雪花吹散,仿佛把青春都带走了。诗人对玲珑纤细的事物特别喜爱,感觉它们如同轻云般柔软,似乎与文君有着深厚的情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文君”指的是古代著名的才女卓文君,诗中提到她,暗示与文君的情谊或对比。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语言著称。其作品多受李清照影响,常表现出女子的柔情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冬季雪夜,诗人可能身处闺房,独自感受冬夜的静谧与孤独,借景抒情,表达对青春流逝的惆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闺的雪夜,展现了作者对冬日孤寂的深刻体会。开头的“钟静香悄”,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周围的一切都显得格外清晰。诗中“酒欺花恼”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酒的醉人香气与花的脆弱形成对比,暗示着生活中美好与困扰的交织。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倦怠地依靠在围火的座椅上,似乎在思考人生的种种,不禁感叹青春的流逝。最后几句“似把青春负”,透露出一种对青春逝去的无奈和惋惜,诗人对玲珑纤细的事物的喜爱,也反映出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清代女性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既有对青春的怀念,也有对生活细节的独特观察,充分体现了古典诗词的优雅与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惋惜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反映了清代女性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文君”是谁?
“撒盐萦絮”中的“盐”用来比喻什么?
诗中表现出对什么的惋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