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蝶恋花》

时间: 2025-05-07 12:04:56

诗句

急鼓疏钟催报晓。

楼上今朝,卷起重帘早。

环佩珊珊香袅袅。

尘埃不到蓬莱岛。

何用珠玑相映照。

韵美形清,自有天然好。

莫向尊前辞醉倒。

松枝鹤骨偏宜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2:04:56

原文展示:

急鼓疏钟催报晓。楼上今朝,卷起重帘早。环佩珊珊香袅袅。尘埃不到蓬莱岛。何用珠玑相映照。韵美形清,自有天然好。莫向尊前辞醉倒。松枝鹤骨偏宜老。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鼓声和钟声催促着天亮,楼上的人今早早卷起了帘子。那佩环轻声叮当,香气袅袅升起。尘埃无法飞到蓬莱岛上,何必用珠宝和美玉来互相映衬。那优美的韵律和清晰的形态,自然有其独特的美。不要在酒桌前推辞醉酒,这松枝和仙鹤的骨骼才更适合年老的我。

注释:

  • 急鼓:急促的鼓声,象征时间的流逝。
  • 疏钟:稀疏的钟声,表明时间的清晨。
  • 环佩:佩戴的饰物,发出响声,象征女子的柔美。
  • 尘埃不到蓬莱岛:形容清净的环境,蓬莱岛是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美好与纯净。
  • 珠玑:指美丽的珠宝,形容奢华。
  • 韵美形清:形容诗歌或艺术的内涵与外在的美。
  • 松枝鹤骨:松树的枝条和仙鹤的骨骼,象征高洁、长寿的品格。

典故解析:

  • 蓬莱岛:在古代文学中,蓬莱是一个象征长生不老、仙境的地方,常与道教文化相关。
  • 松与鹤:松树象征长寿和坚韧,仙鹤则是长寿和高洁的象征,二者结合暗示老年人的理想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仲明,号山农,金朝诗人,著有《元好问集》。他是杰出的词人,创作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结合,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蝶恋花》写作于金朝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作者通过描写清晨的场景,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蝶恋花》以清晨的景象为起点,描绘了一个静谧而雅致的环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开篇的“急鼓疏钟催报晓”引入了清晨的氛围,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节奏,而“楼上今朝,卷起重帘早”则描绘了一种清新的生活状态,仿佛在说新的一天即将来临。

在诗的中段,“环佩珊珊香袅袅”展现了女子的柔美与清香,反映了作者对美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感悟。而“尘埃不到蓬莱岛”则用蓬莱岛的意象,表达了对纯净环境的向往,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后半部分的“何用珠玑相映照”,抒发了对奢华的拒绝,认为自然之美无须外在的装饰。最后的“莫向尊前辞醉倒”,则表现了对老年生活的洒脱态度,松枝与鹤骨的意象,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对长寿的追求。

整首词流露出一种闲适而淡泊的生活哲学,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理想的思考与追求。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构筑了一幅美丽的生活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急鼓疏钟催报晓:清晨的鼓声和钟声催促着天亮,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2. 楼上今朝,卷起重帘早:楼上的人今早早地卷起了帘子,表现出一种清新的生活状态。
  3. 环佩珊珊香袅袅:佩环轻声叮当,香气袅袅升起,描绘出女子的柔美和环境的优雅。
  4. 尘埃不到蓬莱岛:尘埃无法飞到蓬莱岛,象征清净的环境,暗示内心的宁静。
  5. 何用珠玑相映照:不必用奢华的珠宝来互相映衬,强调自然美的独特。
  6. 韵美形清,自有天然好:优美的韵律与清晰的形态,自然有其独特的魅力。
  7. 莫向尊前辞醉倒:不要在酒席前推辞醉酒,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8. 松枝鹤骨偏宜老:松树的枝条和仙鹤的骨骼象征长寿,适合年老的品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枝与鹤骨比拟,象征高洁与长寿。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讲究对仗,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清新优雅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之美的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急鼓:象征时间的流逝,表现出生活的节奏。
  • 环佩:象征女子的柔美与优雅。
  • 蓬莱岛: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与内心的宁静。
  • 松枝鹤骨:象征长寿与高洁的品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蓬莱岛”象征什么?

    • A. 仙境
    • B. 战争
    • C. 财富
    • D. 忘却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环佩珊珊”主要描绘的是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奢华生活的追求。 (对/错)

答案:

  1. A
  2. 女子的柔美与优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元好问与李清照的作品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清照的词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而元好问则表现出一种洒脱与淡泊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元好问集注解》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望樊口怀陶士行温太真二首 豫庵三端诗·龙竹 曾宣靖 史忠定 李商老 酹江月/念奴娇 裴素明日帖赞 后江行十绝 食枣有感二首 其一 祝英台近(登多景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公道自在人心 漻澥 宾朋 卵结尾的成语 扣盘扪钥 多嘴饶舌 福为祸始 反文旁的字 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巨纤 款言 攴字旁的字 祖逖之誓 水字旁的字 衔铁 支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