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5:4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44:45
雨霖铃
作者:刘永济 〔清代〕
衰兰歌绝,剩魂销到,乱水凄叶。重湖万点狂雨,惊梦里鱼龙悲咽。绿冷蘅皋问几,见湘灵芳褋。但万里千里关河,断莽斑斑鬼雄血。西风惯与愁肠结,向酒边换却清秋节。吟怀早是凄苦,争忍听故山哀鴂。暗幌衰灯,往事纷纷眼底明灭。只赚取无限苍凉,诉与残宵月。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秋雨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悲凉。衰败的兰花已无歌声,灵魂也随之消逝,只有狂风暴雨与凄凉的树叶交织在一起。梦中鱼龙悲鸣,绿意的蘅皋又问我还有多少岁月,见到了湘灵的芳香衣裙。然而,万里千里的河流中,都是断肠的历史与斑斑血迹。西风总是与我的愁肠紧密相连,酒杯前却换来了清秋的节气。吟唱的心情早已凄苦,怎忍心听那故乡哀怨的杜鹃声。暗淡的灯光下,往事在眼前渐渐闪现,最后只换来无尽的苍凉,向残月倾诉着我的心声。
作者介绍:刘永济,清代著名词人,字梦阮,号望山,生于明末清初。其作品多体现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邃,尤其擅长抒发愁苦与离别的情怀。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思考,表达了对故乡和往事的深切怀念。
《雨霖铃》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秋雨带来的凄凉和孤独。开篇便以“衰兰歌绝,剩魂销到”引入,衰败的兰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给人一种压抑的氛围。接着,词人描绘了狂风暴雨中梦中生物的悲鸣,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对比,暗示着内心的苦痛与外界的无情。
在“绿冷蘅皋问几”中,词人用“问几”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似乎在自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后文提到的“断莽斑斑鬼雄血”,则是对历史的追溯,带有浓厚的忧国忧民情怀。词的最后部分,描绘了暗淡灯光下的往事回忆,情感愈发深刻,最终以“诉与残宵月”结尾,留给读者无尽的思索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衰兰”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好事物的存在
b) 美好事物的消逝
c) 自然的繁茂
d) 生命的希望
词中提到的“西风”代表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秋天的愁苦
c) 夏天的热烈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