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8:46
《怨王孙》
作者:刘基 〔元代〕
鳞羽路阻,佳人何处。
木落山寒,江空岁暮。
明镜飞上青天,照无眠。
海风裂地鲸鱼死,三万里,
水击蓬莱徙。不禁清泪,
暗里洒向孤灯,结成冰。
这首诗表达了对远方佳人的思念与孤独。路途艰难,难以相见,佳人究竟在何方呢?树木凋零,山寒水冷,岁末的江面空旷而冷清。明亮的镜子在高空飞翔,映照着无眠的心情。海风如同撕裂大地,鲸鱼也因而死去,三万里之外,一波波水浪拍打着蓬莱的方向。眼泪不由自主地流出,暗自洒向孤灯,最后凝结成冰。
“蓬莱”出现在许多古代诗词中,象征着理想的地方或长生不老的境界。这里暗示着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失望。诗中“明镜”可能借指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中提到的明镜高悬,象征着明亮的心境与无眠的思绪。
刘基,字伯温,元代诗人、政治家,以诗歌见长,作品多关注人生哲理与自然景观。其诗风多为沉郁,常表现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情感的思考。
《怨王孙》创作于元代动荡的时期,社会动乱,人民生活困苦,诗人借助对佳人的思念,表达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渴望。
《怨王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深切的思念与孤独的心情。首句“鳞羽路阻,佳人何处”开篇即引入了思念的主题,表达了对远方佳人的渴望和对重重阻隔的无奈。接下来的“木落山寒,江空岁暮”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仿佛在告诫读者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明镜飞上青天,照无眠”一句,使用了明镜的意象,象征着清晰的思绪与无眠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层层递进,最终达到“暗里洒向孤灯,结成冰”的凝结,展现了情感的无奈与悲凉。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构建了一个充满孤独与思念的氛围,给人以强烈的共鸣。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让读者在感受诗人情感的同时,也体验到那种超越时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围绕思念与孤独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佳人的渴望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思。
《怨王孙》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刘基
D. 白居易
“鳞羽路阻,佳人何处”中的“佳人”指的是:
A. 朋友
B. 爱人
C. 亲人
D. 自然
“明镜飞上青天,照无眠”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念
C. 愤怒
D. 安宁
通过深度解析《怨王孙》,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与艺术风格,进而欣赏古代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