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2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3:08
金寺西郊外,一来烦恼摅。
凡逢似仙境,鲜不属僧居。
岸绿见翘鹭,溪清无隐鱼。
残阳已周览,欲去几踌躇。
金色的寺庙位于西郊,来到这里烦恼尽消。
这里如同仙境,鲜有不属于僧侣的居所。
岸边绿树映衬着翘首的白鹭,溪水清澈没有隐藏的鱼群。
夕阳已经照耀过这里,我想要离去,却又有些犹豫不决。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整体意境与道家、禅宗思想相契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内心的宁静。
作者介绍:范镇,字子美,号雪斋,宋代著名诗人和书法家,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游历净众寺时,表达了他对宁静环境的向往和内心烦恼的释然。在宋代,禅宗思想盛行,许多文人都倾向于寻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美好。
《净众寺新禅院》以清新脱俗的笔调描绘了一个恬静的寺庙环境,诗人在这里获得了内心的宁静,仿佛烦恼都随之消散。首句“金寺西郊外,一来烦恼摅”便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释然与宁静,金色的寺庙成为了他心灵的避风港。接下来的“凡逢似仙境,鲜不属僧居”则将环境描绘得宛如人间仙境,突出了此处的超凡脱俗,表达了对僧侣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岸绿见翘鹭,溪清无隐鱼”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出寺外的优美景色,绿岸、白鹭、清溪相映成趣,诗人借自然之美抒发内心的宁静与欢愉。最后一句“残阳已周览,欲去几踌躇”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去的踌躇,表明了对这一宁静环境的不舍,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细腻。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融合了哲理与情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存状态的向往,极具禅意和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烦恼的释然。它体现了人们在喧嚣生活中对清净环境的渴望和对自然的依恋。
诗词测试:
诗中“金寺”指的是哪里?
诗人对环境的感受是怎样的?
“欲去几踌躇”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