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1:44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李清照 〔宋代〕
髻子伤春慵更梳。
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熏炉闲瑞脑,
朱樱斗帐掩流苏。
通犀还解辟寒无。
这首词的意思是:
发髻因春天的伤感而懒得梳理,
傍晚的风在庭院中轻轻吹拂,梅花刚刚凋落。
淡淡的云在空中来回飘动,月光也变得稀疏。
玉制的香炉里还在点燃着瑞香,
朱红色的樱花帐幕下,掩藏着流苏的装饰。
那通透的犀角灯笼依旧能驱散寒意。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她的词常常体现出女性的细腻和柔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此词表达了对春天的感伤与对生活的慵懒,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愁。
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字易安,号漱玉,山东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词人之一。其作品以细腻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著称。李清照的生活经历了国家的动荡,她的词中常常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李清照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个人生活的坎坷,尤其是丈夫的去世,使她的词作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春天作为生命和希望的象征,却因伤感而带来一种无奈的慵懒。
这首词以“髻子伤春”开篇,直接传达出一种春天的感伤。发髻的放松象征着心情的懈怠,伴随着晚风的轻拂,庭院中的梅花也在悄然凋零。李清照用“淡云来往月疏疏”的意象,展现出春天的流逝和孤寂,月光的稀疏更显得夜晚的静谧和冷清。接下来的描写,通过“玉鸭熏炉”和“朱樱斗帐”,将室内的安静与温暖与外界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自我安慰的心态。最后一句“通犀还解辟寒无”,既是对寒冷的驱散,也是对内心孤独的释怀。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悠远,展现了李清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词运用了对仗、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展现了优美的艺术风格。特别是通过对比手法,突出内外环境的差异,增添了词的层次感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伤春为主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无奈。词中流露出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展现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的“髻子”指的是:
A. 头发
B. 头饰
C. 头巾
D. 头发的发型
“晚风庭院落梅初”的意思是:
A. 傍晚的风在庭院中吹动梅花
B. 傍晚的风使梅花凋落
C. 傍晚的风带来了梅花
D. 傍晚的风使梅花盛开
“通犀还解辟寒无”中,“通犀”指:
A. 一种动物
B. 一种灯具
C. 一种香料
D. 一种花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浣溪沙》相比,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但在表现手法上更为豪放,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李清照的词在细腻情感中流露出女性的柔情,而苏轼则更倾向于理性的思考与壮阔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