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1:33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作者: 李清照 〔宋代〕
红酥肯放琼苞碎,
探著南枝开遍未。
不知酝藉几多香,
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
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酌便来休,
未必明朝风不起。
这首词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红色的花瓣已经开始绽放,南边的树枝上花朵盛开,却不知道这花蕾中蕴藏了多少香气,只看到它们包藏着无限的情意。此时,作者因思念而憔悴,倚靠在窗前的栏杆上,满腹愁绪。若是想来小酌几杯,尽管来吧,不一定明天的春风不会吹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词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和个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向往和内心的孤独。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1155),字易安,号漱玉,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被誉为“词坛女杰”。她的词风婉约细腻,常常抒发个人情感。李清照的作品多描写女性情感、家庭琐事及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李清照失去丈夫、生活困顿之际,反映出她对春天的向往与内心的孤独、忧伤。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是一首充满春意和情感的词作。词的开头便描绘了春天的花朵,红酥的花瓣柔美而娇嫩,传递出一种生命的活力与希望。接着,作者通过“探著南枝开遍未”展现了春天的繁盛,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但随着词意的发展,作者的情感逐渐转向忧伤与思念。她在春光明媚的窗前,因思念而感到憔悴,“闷损阑干愁不倚”式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她深重的孤独与无奈。尽管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内心的愁绪却无法释怀。
最后两句“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则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淡然与无奈。虽然希望能借酒消愁,然而明天的风是否会吹起,似乎又是一个无法确定的事情。整首词通过春天的美景与个人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深刻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矛盾和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又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去的怀念。通过对繁花的描绘,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红酥”指的是什么?
A. 红色花瓣
B. 红色的水果
C. 红色的酒
诗中“道人憔悴春窗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未必明朝风不起”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未来的不确定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和杜甫的《春夜喜雨》都是描写春天的作品。李清照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表现出孤独和思念;而杜甫则通过描写春雨滋润万物,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活的希望。两者在主题与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