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点绛唇 其二 闺人语燕,和李清照韵》

时间: 2025-04-26 05:11:43

诗句

燕子双双,阿谁系得红丝缕。

妆台衔去。

落尽香泥雨。

好向郎边,细语相思绪。

归来处。

潇湘烟水,珍重江南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1:43

原文展示:

点绛唇 其二
燕子双双,阿谁系得红丝缕。
妆台衔去,落尽香泥雨。
好向郎边,细语相思绪。
归来处,潇湘烟水,珍重江南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双双燕子飞舞的情景,谁又把那红丝缕系在了妆台上呢?燕子把这些情愫带走,香泥雨也随之落尽。希望能在恋人身边,轻声细语诉说思念的情绪。归来的地方是潇湘的烟水,珍重那条通往江南的路。

注释:

  • 燕子双双:形容燕子成双成对,寓意爱情的甜蜜。
  • 阿谁系得红丝缕:问谁把红丝缕系在妆台上,表达对恋人的思念。
  • 妆台:女子梳妆打扮的地方。
  • 香泥雨:香泥是用来做香料的泥土,雨则象征细腻的情感。
  • 郎边:指恋人身边。
  • 潇湘烟水:潇湘指的是湘江一带,烟水则形容轻雾弥漫的水面,极具诗意。

典故解析:

潇湘是一个典型的诗词意象,常用来表达女子的柔情和对恋人的思念,源于古代文人对湘江的向往与描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元恺,清代诗人,风格多样,擅长词曲,尤其受到李清照等人的影响。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清代,作者通过对燕子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思念的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诗歌鉴赏:

《点绛唇 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燕子双双飞舞的情景,象征着恋人之间的甜蜜与温馨。开头的“燕子双双”便为整首词营造了一个轻快的氛围,紧接着以“阿谁系得红丝缕”的问句引入情感的深度,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妆台的描写,暗示了女子的孤独和对爱情的渴望,随着“落尽香泥雨”的意象,情感愈加浓烈。最后,作者用“归来处,潇湘烟水”来营造一种美丽而又略带忧伤的意境,让人感受到那份对江南水乡的眷恋。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清代词人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的细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燕子双双:开篇描绘燕子的成对飞舞,象征恋爱中的甜蜜。
    2. 阿谁系得红丝缕:通过提问引发对恋人的思念。
    3. 妆台衔去:妆台是女子情感的寄托。
    4. 落尽香泥雨:香泥雨暗示情感的细腻与脆弱。
    5. 好向郎边:表达希望与恋人亲密相处的愿望。
    6. 细语相思绪:细腻的爱情交流,传递思念。
    7. 归来处:归家的渴望与期待。
    8. 潇湘烟水:描绘优美意境,代表对江南的向往。
    9. 珍重江南路:珍惜与恋人相伴的旅程。
  • 修辞手法

    • 比喻:燕子象征爱情,妆台象征思念。
    • 拟人:将燕子赋予情感,表现思念的生动。
    • 对仗:如“燕子双双,阿谁系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展现了女子内心的柔情与孤独,深刻反映了清代女性对情感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燕子:象征爱情与自由。
  • 妆台:象征女性的内心世界与情感寄托。
  • 香泥雨:象征细腻的情感与脆弱的爱情。
  • 潇湘烟水:代表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燕子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友情
    C. 爱情
    D. 孤独

  2. “阿谁系得红丝缕”中的“红丝缕”指代什么? A. 妆品
    B. 爱情的象征
    C. 友情的纽带
    D. 生活的烦恼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定风波》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女性的思念与情感,其细腻的情感表达与董元恺的《点绛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恋爱细节的生动刻画。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清照与她的时代》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风入松·白云 风入松 其一 西湖戏作 风入松 其二 答陆俨翁 风入松 其一 次虞文靖公韵,赏阁前芍药 风入松 风入松 庚辰1940开岁五日,与臞翁、瞿禅、季思偕诸生寻梅溪边 风入松 吊秦淮 风入松 问学 风入松 风入松 寿郭仲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铁心肠 骑龙弄凤 鸟枪换炮 挟冤记仇 包含断的词语有哪些 反犬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飞字旁的字 一文不名 咂嘴舔唇 诗胆 宅中图大 反文旁的字 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看家本事 洄洄 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