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0:36
周大祫歌二首 其二 登歌
作者:庾信 〔南北朝〕
神惟显思,不言而令。
玉帛之礼,敢陈庄敬。
奉如弗胜,荐如受命。
交于神明,悫于言行。
这首诗表达了对神灵的崇敬和对祭礼的庄重态度。诗中提到神明的心思显而易见,虽然不需要言语,但仍能感受到其意。祭祀时所用的玉帛等礼物,作者小心翼翼地呈现,以示尊敬和恭敬。奉献的心情如同无法承受的重负,呈献的方式如同接受神的命令一般。与神明的交往中,作者强调了诚实与言行一致的重要性。
该诗涉及古代祭祀文化,特别是对神灵的尊敬与礼仪的重视。在古代社会,祭祀被认为是维持人与神之间关系的重要方式,体现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与依赖。
庾信(约513年-约577年),字子山,号逸人,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气势宏大、意象鲜明著称,善于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周大祫歌》是在南北朝时期,庾信受到社会动荡和政治变迁的影响,表达了他对传统礼仪和道德的重要性的思考。
《周大祫歌二首 其二 登歌》是一首充满敬畏和庄重气氛的祭祀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神灵的深厚敬意。开篇的“神惟显思”便直接表明了神灵的智慧与力量,强调即使不言,神的意图依然清晰可见。接着,诗人通过“玉帛之礼”展示了古代祭祀的奢华,并通过自身的感受表达出对神明的敬畏与虔诚。最后一句“悫于言行”则是对人们道德修养的提醒,表明祭祀不仅是形式上的礼仪,更需要真诚的心态和道德的标准。
整首诗在意象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具体的物质礼品的描绘,又有精神层面的情感流露。字句之间流露出对神明的崇拜、对传统文化的坚持以及对自身道德修养的反省。诗歌的艺术风格典雅而深邃,反映了庾信作为文学家的深厚底蕴和对人性、神性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神明的崇敬和对传统祭礼的重视,表达了对道德修养和诚实守信的重要性的思考。诗中所传达的情感基调是庄重、虔诚与敬畏。
诗中提到的“玉帛之礼”主要指什么?
“悫于言行”强调了什么重要概念?
诗中“奉如弗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