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0:46
苦吟
河薄星疏雪月孤,
松枝清气入肌肤。
因知好句胜金玉,
心极神劳特地无。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夜晚,河水浅薄,星星稀疏,月光照耀下显得格外孤寂。松树的枝条散发出清新的气息,沁入肌肤。因为知道好的诗句胜过金玉,所以心中极度疲惫,灵魂却特别空灵。
诗中提到的“金玉”常用来比喻珍贵的事物,代表财富和美好。而“好句胜金玉”则强调了诗歌的价值,认为诗句的美妙远超物质财富。诗人在面对孤独与艰辛时,依然能从诗句中找到慰藉,展现了他对诗歌的热爱与追求。
贯休(约830年-912年),唐代诗人,号休之,晚号贯休,曾为僧,后出家归隐,所作诗多抒发孤独、寂寞的情感,风格清新疏朗。
《苦吟》创作于诗人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在孤独环境中的思考与感受。他在苦吟中体会到诗歌的真谛,尽管身处困境,内心却追求精神的富足。
《苦吟》一诗通过对夜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对诗歌的热爱。诗的开头“河薄星疏雪月孤”采用了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孤寂。接着,松枝的清气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内心清新感受的追求。在这里,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因知好句胜金玉”,展现了诗人对诗歌价值的深刻认识,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在物质匮乏的环境中,诗句成为他内心的寄托,甚至可以超越金玉的珍贵。最后一句“心极神劳特地无”则流露出一种无奈与疲惫,但这种疲惫并非来自于物质,而是来自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思索。
整首诗通过简练而深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诗歌的执着追求,展现了唐代诗人那种超然物外的气质。
河薄星疏雪月孤
描绘了清冷的自然环境,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松枝清气入肌肤
强调了松树清香带来的舒适感,暗示诗人对大自然的依赖。
因知好句胜金玉
表达了对诗歌的崇高价值观,认为精神财富比物质更重要。
心极神劳特地无
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虚无,显示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哲理。
整首诗以孤独为背景,表达了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人虽面临艰辛,但依旧在苦吟中发现生命的意义,体现了唐代文人的孤高与执着。
这些意象结合,形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展现了他与自然、与自我的对话。
《苦吟》的作者是谁?
“因知好句胜金玉”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心极神劳特地无”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