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怀诸葛珏二首》

时间: 2025-04-26 04:29:11

诗句

诸葛子作者,诗曾我细看。

出山因觅孟,踏雪去寻韩。

谬独哭不错,常流饮实难。

知音知便了,归去旧江干。

羸马与羸童,微吟冒北风。

店孤僧共歇,日落思无穷。

囊草无非刺,魏人那识公。

莺花五陵道,去去与谁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9:11

原文展示

怀诸葛珏二首
作者:贯休 〔唐代〕

诸葛子作者,诗曾我细看。
出山因觅孟,踏雪去寻韩。
谬独哭不错,常流饮实难。
知音知便了,归去旧江干。
羸马与羸童,微吟冒北风。
店孤僧共歇,日落思无穷。
囊草无非刺,魏人那识公。
莺花五陵道,去去与谁同。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曾细看诸葛亮的诗作,
他出山是为了寻找孟尝君,
踏雪而行,去探访寒门士人。
他独自悲伤并非错误,常常饮酒却难以畅快。
知音难觅,归去后仍在旧江边。
瘦马与瘦小的孩童,微吟着在北风中前行。
在小店与僧人同歇,日落时分思绪无尽。
囊中的草都是刺,魏国的人又怎能识得他?
五陵的莺花路上,去去与谁为伴?


注释

字词注释:

  • 诸葛子:指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才智过人。
  • 孟:指孟尝君,战国时期的名士,因有“门下士”成语而闻名。
  • 寒:这里指寒冷,可能暗指寒门或贫寒的士人。
  • 魏人:指魏国的人,三国时期的敌手。
  • 五陵:指长安附近的五个陵墓,象征繁华与士人之路。

典故解析:

  • 诸葛亮出山的故事:诸葛亮三顾茅庐,最终辅佐刘备,成为蜀汉的中流砥柱。
  • 孟尝君的门下士:孟尝君有三千门徒,是当时著名的士人聚集地。
  • “日落思无穷”:表达诗人在黄昏时分,思绪无尽,情感绵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而著称,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思考,同时也表现出对孤独与思乡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及其历史背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英雄的崇敬与对人生境遇的思索。诗中涉及的诸葛亮和孟尝君等历史人物,代表了士人理想与追求的象征。在诗的开头,诗人提到“细看”,显示出他对古人作品的认真态度,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与追忆。

接着,诗人通过“出山因觅孟,踏雪去寻韩”表现出对理想士人的向往,反映出对贤人的追寻与渴望。而“谬独哭不错,常流饮实难”则描绘了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孤独与失落的心境,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深刻感悟。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羸马与羸童”等意象,突出了艰难的行旅与内心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孤独的美感和对未来的茫然。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流露出诗人对历史伟人的敬仰与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沉浸在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之中,是一首饱含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诸葛子作者,诗曾我细看。”:开篇提到诸葛亮的诗作,引出主题,表现出对古代文化的重视。
  • “出山因觅孟,踏雪去寻韩。”:指代诸葛亮出山的原因,表现出对贤士的追求与向往。
  • “谬独哭不错,常流饮实难。”: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慨,孤独与饮酒的无奈。
  • “知音知便了,归去旧江干。”:知音难寻,归去时仍在旧地,表现了对过往的怀念。
  • “羸马与羸童,微吟冒北风。”:瘦弱的马与孩童,象征艰难的旅途。
  • “店孤僧共歇,日落思无穷。”:在小店中与僧人同休,日落时分思绪绵延无尽。
  • “囊草无非刺,魏人那识公。”:囊中草皆为刺,魏人对诸葛的无知,表现出对理想的无奈与失落。
  • “莺花五陵道,去去与谁同。”:五陵的莺花路上,象征繁华的士人之路,思索同伴的缺乏。

修辞手法:

  • 比喻:“囊草无非刺”暗指生活中的苦涩与无奈。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较为工整,具有对仗的美感。
  • 拟人:“日落思无穷”赋予了日落以情感,表现出诗人的思绪。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的追忆与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历史伟人的敬仰、对孤独与失落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反映了人生的哲理与情感的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诸葛亮:才智与理想的象征。
  • 孟尝君:士人理想的体现。
  • 羸马与羸童:艰难的旅途与无奈的追寻。
  • 店孤僧:孤独与思考。
  • 莺花五陵:繁华与渴望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诸葛亮的出山是为了寻找哪个历史人物?
    A. 孟尝君
    B. 司马懿
    C. 刘备
    D. 曹操

  2. 诗中提到“羸马与羸童”,这反映了什么样的情境?
    A. 繁华的生活
    B. 艰难的旅途
    C. 欢乐的聚会
    D. 安静的思考

  3. “日落思无穷”中的“日落”象征了什么?
    A. 结束与孤独
    B. 新的开始
    C. 繁华的生活
    D. 聪明才智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 李白《将进酒》:描绘饮酒与豪情的主题,反映对人生的态度。

诗词对比:

  • 贯休与李白:两者虽同为唐代诗人,但贯休更侧重于对历史人物的反思,而李白则常表现出豪放与奔放的个性。
  • 贯休与杜甫:贯休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历史思考,杜甫则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命运,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明显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对唐诗的经典汇编,有助于理解诗人及其作品。
  • 《古诗词鉴赏》:提供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适合学习与参考。
  • 《贯休诗集》:收录贯休的诗作,便于深入了解其风格与思想。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寄豫章故人) 木兰花慢 赠通守娄公致政还乡有序 木兰花慢•壬戌展重阳,集次公寓园 木兰花慢·题林子有词集 木兰花慢 题夏枝巢御史着清宫词 木兰花慢·翠微亭上醉 木兰花慢·竹山体。梦中得首三句,因足成之。当是暮春伤逝之作也 木兰花慢 答介溪礼书二首 其一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晓过卢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倪际 鹿字旁的字 蔓草难除 风雨不透 改天换地 万事全休 三三四四 气凌霄汉 衔霜 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涿州市 手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曰字旁的字 扑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