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4:01
人言海觉老宗师,隐绝层巅世莫知。
青草不生行道迹,白云常护坐禅扉。
六环金锡飞来后,一派银河泻落时。
借问大心能济物,龙门风雹卷天池。
有人说海觉老宗师,是隐居在高峰之上的,世人对此并不知晓。
路上行走的痕迹连青草都不生长,白云常常保佑他坐禅的门扉。
自从六环金锡飞来之后,一片银河在此时倾泻而下。
我想请教您,大慈大悲的心能否救济万物?龙门的风暴可以卷动天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六环金锡”中的“金锡”是佛教法器,通常象征着权威和法力。这个典故强调了宗师的地位和影响力。而“龙门”在中国文化中常用于形容险阻,象征着成功与失败的边界。
作者介绍
贯休(约830-883年),唐代诗人,曾任职于京城和地方,后来归隐山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佛教思想为题材,反映出深厚的哲学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佛教文化繁荣时期,作者借海觉禅师的隐居生活,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佛教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以海觉禅师为主题,展现了高山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宁静。首句通过“人言”引入,仿佛在传达世人的好奇与敬仰,接着通过“隐绝层巅”描绘禅师的隐居之地,突出他与世隔绝的特性。诗中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青草不生”和“白云常护”,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出环境的清幽,又突显禅师的宁静和安详。
后两句则通过“六环金锡”和“银河泻落”构建出一种神秘而又宏伟的景象。这不仅是对禅师影响力的印证,也象征着佛法的传播和宇宙的壮丽。而最后的提问,展现出一种对人类命运的思考,质疑大心能否真正济世,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哲理的探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全诗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银河泻落”)、拟人(“白云常护”)等,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探讨了慈悲心的作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出深刻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海觉禅师隐居的地方在哪里?
A. 山顶
B. 河边
C. 城市
诗中提到的“金锡”象征什么?
A. 财富
B. 佛法的传承
C. 权力
“青草不生行道迹”表达了什么含义?
A. 人迹罕至,环境荒凉
B. 生态丰富
C. 人来人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诗作相比,贯休的《海觉禅师山院》更强调对宗教思想的探讨,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观与人心的结合。两者都展示了隐居生活的哲学思考,但侧重点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