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7:4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7:43:06
寒雀
作者:杨万里〔宋代〕
百千寒雀下空庭,小集梅梢话晚晴。
特地作团喧杀我,忽然惊散寂无声。
一千多只寒雀在空荡荡的庭院里飞下,聚集在梅树的枝头,聊着傍晚的晴天。它们特意在这里成群结队地喧闹,突然又被惊动,飞散得无声无息。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是“江西诗派”的重要成员,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个性化。
《寒雀》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之时,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情感。此诗描绘了冬日寒雀的情景,通过雀鸟的聚集与散去,反映出诗人对喧闹与宁静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
《寒雀》一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观察,展现了冬季的宁静与寒雀的灵动。开头的“百千寒雀下空庭”让人感受到一幅生动的画面,寒雀在空荡的庭院中低飞,映衬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小鸟们聚集在梅梢上,聊着晚晴的好天气,给冬日增添了几分温暖的气息。这种细腻的描写将自然与生机融为一体,让读者感受到冬季的生动与柔情。
诗中“特地作团喧杀我”一句,表现了诗人对雀鸟喧闹的复杂情感。一方面,雀鸟的喧闹是自然界生动的表现,另一方面却也打破了宁静,让人感到一丝烦扰。最后一句“忽然惊散寂无声”更是将这一情感推向高潮,雀鸟的突然惊散,瞬间让喧闹回归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在暗示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整首诗采用了简练的语言,透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通过描绘寒雀的聚集与散去,表现了自然的生动与人生的无常,唤起了读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人以雀鸟的喧闹与寂静为引子,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的向往。
诗中“百千寒雀”指的是哪种鸟?
诗人通过何种意象表现宁静?
诗中的“梅梢”象征什么?
《寒雀》与杜甫的《春望》都描绘了自然景物,但《寒雀》更侧重于小鸟的细腻描写,表现出冬日的生机与宁静;而《春望》则在春天的背景下,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自然的热爱,两者在风格与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