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夜闻雨用诚斋新凉韵》

时间: 2025-04-25 18:56:33

诗句

岁事不可常,吾生复余几。

立秋五十日,殊未凉风至。

山田欲生烟,旱气亦可已。

摵摵声入桐,中夜揽衣起。

未议填饥肠,且与洗渴髓。

霡霂倘优渥,安用雷电驶。

相传水日宫,法施政如此。

焦枯宽一分,热恼清十倍。

稽首不昧香,我意则佛意。

问雨从何来,君其无罪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56:33

原文展示:

夜闻雨用诚斋新凉韵
作者: 方岳 〔宋代〕

岁事不可常,吾生复余几。
立秋五十日,殊未凉风至。
山田欲生烟,旱气亦可已。
摵摵声入桐,中夜揽衣起。
未议填饥肠,且与洗渴髓。
霡霂倘优渥,安用雷电驶。
相传水日宫,法施政如此。
焦枯宽一分,热恼清十倍。
稽首不昧香,我意则佛意。
问雨从何来,君其无罪岁。

白话文翻译:

时光总是变化无常,我的生命又能有几多呢?立秋已过五十天,凉风却依然未至。山田中即将升起烟雾,旱气也已消散。雨声轻轻传入桐树,中夜我披衣起身。尚未考虑如何填饱肚子,先要解渴洗髓。若能有雨水滋润,又何需雷电的驱赶呢?相传水日宫的法则如此施行,焦枯的土地宽松一点,炎热的烦恼却要清除十倍。恭敬地不忘香火,我的心意与佛的心意相通。问雨从何而来,你可不要怪罪这无辜的年份。

注释:

  • 岁事:指岁月的变迁与生活的琐事。
  • 立秋: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天的开始。
  • 霡霂:指细雨,轻柔而细小的雨。
  • 水日宫: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水神居所,象征着降雨的来源。
  • 稽首:恭敬地叩首,表示尊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字德华,号诚斋,出生于浙江,擅长诗词及散文,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他的诗风清新淡雅,情感真挚,常带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立秋时节,正值干旱之际,诗人通过夜间听雨的情景,表达对时令变化的感慨与对自然降雨的渴望。诗中流露出对生活不易的思考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方岳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开篇即以“岁事不可常”道出人生的无常,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接着,他描绘了立秋时节的干旱景象,表现了对凉爽秋风的渴望,而“山田欲生烟”则形象地展示了干旱的土地和即将来临的雨水。

诗中“摵摵声入桐”的描写,生动地反映了夜晚细雨声的轻柔和宁静。中夜起身揽衣,虽未考虑填饱肚子,却先行解渴,透露出诗人对生存的思考和对生命本质的关注。对雨水的渴望与对雷电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人对自然的无力感。

最后,诗人以“问雨从何来”结束,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探询,也是对命运的反思。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透出一种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岁事不可常,吾生复余几。
    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2. 立秋五十日,殊未凉风至。
    描述立秋已久,却未能感受到凉风,突出干旱现象。
  3. 山田欲生烟,旱气亦可已。
    描绘干旱中生烟的田野,暗示即将降雨的期待。
  4. 摵摵声入桐,中夜揽衣起。
    细雨声响入耳,夜间起身,表现出对细雨的关注。
  5. 未议填饥肠,且与洗渴髓。
    表达对饮水的渴望,生存的基本需求。
  6. 霡霂倘优渥,安用雷电驶。
    若雨水丰沛,何必依赖雷电的力量。
  7. 相传水日宫,法施政如此。
    引用传说中的水神,象征对降雨的渴求。
  8. 焦枯宽一分,热恼清十倍。
    形象表现干旱土地与炎热心情的对比。
  9. 稽首不昧香,我意则佛意。
    表达对自然与佛理的尊重与融合。
  10. 问雨从何来,君其无罪岁。
    反思自然现象的来源,指责人对自然的无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田欲生烟”,寓意干旱与雨水的关系。
  • 拟人:如“摵摵声入桐”,赋予声音以人的特性。
  • 对仗:如“焦枯宽一分,热恼清十倍”,形成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自然变化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对凉爽雨水的渴望,以及对大自然力量的尊重,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矛盾。

意象分析:

  • 雨水:象征生命的源泉,代表希望与滋润。
  • 桐树:常用以渲染环境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 焦枯的土地:象征着生命的困境与对生存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立秋五十日”,是指哪个季节的开始?
    A. 夏季
    B. 秋季
    C. 冬季

  2. “霡霂倘优渥”中的“霡霂”指的是什么?
    A. 雷电
    B. 雪
    C. 细雨

  3. 诗人通过夜雨的描写,表达了对什么的渴望?
    A. 食物
    B. 雨水
    C. 冷风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by 杜甫: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对自然的思考。
  • 《早秋》by 陶渊明:表达对秋天的感悟与对生活的哲理。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在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方面的不同视角和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文观止》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哭杨子载 其一 晓过峡江县 金山 开先瀑布 湖上晚归 江泛 水调歌头·偶为共命鸟 岁暮到家 / 岁末到家 樟树镇醉后题 秋夜临汝馆怀友人陈聘君赖竹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赤字旁的字 花晨月夕 桀骜难驯 搑冒 玉字旁的字 眇眇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秤砣虽小压千斤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秋豪之末 分省 走字旁的字 燕隗 双人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云集景从 不僧不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