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海棠》

时间: 2025-04-25 18:56:22

诗句

黄州不识春风面,哙伍漫山桃李枝。

银烛夜深妆额褪,锦屏睡足鬓丝垂。

半醒半醉凌晨酒,几雨几晴寒食时。

莫怨家人多命薄,缘愁却入老坡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56:22

原文展示

黄州不识春风面,
哙伍漫山桃李枝。
银烛夜深妆额褪,
锦屏睡足鬓丝垂。
半醒半醉凌晨酒,
几雨几晴寒食时。
莫怨家人多命薄,
缘愁却入老坡诗。

白话文翻译

在黄州我无法见到春风的面容,
只有漫山的桃花和李花相互争艳。
银烛下夜深人静,妆容已然褪去,
锦屏之下我睡得酣畅,鬓发已然垂落。
半醒半醉地喝着清晨的酒,
几场雨几场晴正值寒食时节。
不要怨恨家人命运薄弱,
因为忧愁已经渗入我的诗篇中。

注释

  • 黄州: 指黄冈,是诗人苏轼被贬之地,象征着失意与孤独。
  • 春风面: 指春天的风景,表达对春天的怀念与渴望。
  • 哙伍: “哙”即“壮观、盛大”,“伍”是“群、聚”的意思,形容桃李花盛开。
  • 银烛: 指蜡烛,形容夜深时的情景。
  • 鬓丝垂: 形容头发因睡眠而散乱。
  • 寒食时: 指寒食节,春季的传统节日,祭祖扫墓之时。
  • 老坡诗: 指老年的诗句,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流畅的诗风著称,常用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结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风光,抒发个人情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海棠》创作于方岳被贬之时,正值春天,作者在黄州感受到春天的无情与个人的孤寂,诗中流露出对家人及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海棠》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生活的无奈。在首联中,诗人以“黄州不识春风面”的直白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失落,春风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黄州的环境则让他感受到孤寂与凋零。接着,通过“银烛夜深妆额褪”描绘夜晚的静谧与人们的疲惫,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心境。

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诗人也对社会与家庭的命运进行了反思,“莫怨家人多命薄”,这句既是对家庭的宽慰,也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诗的最后一句“缘愁却入老坡诗”,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创作相结合,显示了诗人在生活中对诗歌的依赖与寄托。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春日的向往,也有对命运的叹息,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忧郁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州不识春风面”: 诗人身处黄州,感受不到春天的温暖,暗示生活的乏味与孤独。
  • “哙伍漫山桃李枝”: 描述周围的桃李盛开,虽美却与我无关,表现出一种失落感。
  • “银烛夜深妆额褪”: 通过银烛的意象,呈现夜晚的寂静与孤独,妆容的褪去象征着生活的疲惫。
  • “锦屏睡足鬓丝垂”: 形象地描绘了醉人的状态,既有满足又有无奈。
  • “半醒半醉凌晨酒”: 反映出一种模糊的状态,饮酒成了逃避现实的方式。
  • “几雨几晴寒食时”: 表现出生活的变化无常,正如天气般变幻。
  • “莫怨家人多命薄”: 诗人在此安慰自己与家人,表达对命运的无奈。
  • “缘愁却入老坡诗”: 表示忧愁已经融入了自己的创作中,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 “春风面”比喻春天的美好,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例如“半醒半醉”、“几雨几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通过“银烛”、“锦屏”、“桃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对生活深切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 代表生机与希望,象征着美好与温暖。
  • 桃李: 象征青春与美丽,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银烛: 代表夜晚的宁静,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鬓丝: 表现出生活的疲惫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食时”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清明节
    • B. 端午节
    • C. 寒食节
    • D. 中秋节
  2. 诗人对家人的态度是?

    • A. 怨恨
    • B. 宽慰
    • C. 忽视
    • D. 赞美
  3. “银烛夜深妆额褪”中的“妆”指的是什么?

    • A. 画画
    • B. 化妆
    • C. 装饰
    • D. 设计

答案

  1. C. 寒食节
  2. B. 宽慰
  3. B. 化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桃花源记》 by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比较方岳的《海棠》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出对春天的渴望,但方岳更显孤独,而杜甫则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歌概论》

这份整理旨在全面解析《海棠》这首诗,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其意蕴与艺术价值。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再至洛中寒食 午日三首 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其六 南轩盆植重台莲移种池 甘陵乱 送徐君章秘丞知梁山军 和端式上人十咏其六垂崖鞭 古意 送邓生 送马少卿知襄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路见不平,拔剑相为 疑今察古 包含髓的成语 爿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守望相助 燕雀处帷幄 墨盒 况复 药草 上佐 包含惯的成语 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名重当时 龝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摧错 舌字旁的字 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