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贺新郎 别吴侍郎吴时闲居,数夕前梦枯梅成 其一 林,一枝独秀》

时间: 2025-04-25 18:56:50

诗句

霜月寒如洗。

问梅花、经年何事,尚迷烟水。

梦著翠霞寻好句,新雪阑干独倚。

见竹外、一枝横蕊。

已占百花头上了,料诗情、不但江山耳。

春已逗,有佳思。

一香吹动人间世。

奈何地、丛篁低碧,巧相亏蔽。

尽让春风凡草木,便做云根石底。

但留取、微酸滋味。

除却林逋无人识,算岁寒、只是天知己。

休弄玉,怨迟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56:50

原文展示

《贺新郎 别吴侍郎吴时闲居,数夕前梦枯梅成其一林,一枝独秀》

霜月寒如洗。问梅花经年何事,尚迷烟水。梦著翠霞寻好句,新雪阑干独倚。见竹外一枝横蕊。已占百花头上了,料诗情不但江山耳。春已逗,有佳思。一香吹动人间世。奈何地丛篁低碧,巧相亏蔽。尽让春风凡草木,便做云根石底。但留取微酸滋味。除却林逋无人识,算岁寒只是天知己。休弄玉,怨迟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寒冷的霜月,诗人向梅花询问,经过多年的沉寂,梅花在烟水中仍未觉醒。在梦中寻觅美好的诗句,独自倚靠在新雪覆盖的栏杆上。透过竹子,看到一枝梅花的花蕊,已经在百花中脱颖而出,诗人的情感不仅仅是对江山的感慨。春天已然来临,带来了美好的思绪。可是,周围的竹林却低矮而茂密,巧妙地遮蔽了视线。春风拂过时,普通的草木似乎都成了云根石底之物,只留下微酸的滋味。除去林逋,世人无人识得,年岁寒冷时,唯有天知己。最后,诗人感叹不必再去弹弄玉箫,怨恨时光的流逝。

注释

  • 霜月:指的是寒冷的冬天,通常指农历十月。
  • 迷烟水:迷失于烟雾缭绕的水面,表达梅花在寒冷季节的孤寂。
  • 翠霞:指美丽的云霞,象征着诗句的灵感。
  • 横蕊:指梅花的花蕊,形象生动。
  • 林逋:指的是唐代诗人林逋,以高洁孤傲著称,诗中提及他,暗指诗人的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以词作见长,作品通常情感细腻,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诗人别吴侍郎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情谊和对春天的期待,同时反映了诗人对孤独和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引人入胜,开篇即以“霜月寒如洗”描绘出冬季的严寒,紧接着通过对梅花的询问,表现出诗人对岁月的思考。梅花作为孤傲的象征,代表了诗人的高洁追求。梦中的“翠霞”和“新雪”都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见竹外一枝横蕊”则展示了梅花的独特与坚韧,象征着在困境中仍能绽放的美好。

诗中“春已逗,有佳思”一语,既是对春天的渴望,也是对美好诗句的期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最后的几句,诗人自我反省,感叹时光流逝,表现了对孤独的接受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彰显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霜月寒如洗:寒冷的霜月宛如洗涤般清冷,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问梅花经年何事:诗人向梅花发问,想知道它经过多年后的状态,表现出对时间的感慨。
  • 尚迷烟水:梅花似乎仍然沉浸在烟水之中,象征着孤独和迷惘。
  • 梦著翠霞寻好句:在梦中,诗人寻找灵感,表现出对创作的渴望。
  • 新雪阑干独倚:独自倚靠在新雪覆盖的栏杆上,表现出孤独的情感。
  • 见竹外一枝横蕊:透过竹子,看到一枝梅花的花蕊,象征着在困境中仍能坚守自我。
  • 春已逗,有佳思:春天已经来到,带来了新的思绪,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
  • 奈何地丛篁低碧:周围的竹林低矮而茂盛,遮蔽了视线,反映出生活的局限。
  • 尽让春风凡草木:春风拂过,普通的草木也显得生机勃勃,表现出生命的顽强。
  • 但留取微酸滋味:尽管经历了种种,仍留存着微酸的味道,反映出人生的苦涩。
  • 除却林逋无人识:除了林逋,世人无人理解自己的孤独,表现出孤独的高洁。
  • 算岁寒只是天知己:只有岁寒的天知道自己的内心,表达了对心灵伴侣的渴望。
  • 休弄玉,怨迟暮:劝诫自己不必再去弹弄玉箫,怨恨时光的流逝,表现出对人生的淡然。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霜月寒如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冬月的寒冷。
  • 拟人:将梅花拟人化,赋予其情感,表达诗人对梅花的关注和情感。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使得整首词在结构上更为工整、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梅花的孤傲和对春天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孤独的接受,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梅花:象征高洁、独特,代表一种孤独而坚韧的精神。
  2. 霜月:象征寒冷与孤寂,反映冬天的冷酷。
  3. :象征谦逊与坚韧,是自然的陪伴者。
  4. 春风:象征生命与希望,带来新的思绪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霜月”主要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寒冷
    C. 春天

  2. 诗人提到的“林逋”是指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3. “见竹外一枝横蕊”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无奈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方岳的《贺新郎》与王安石的《梅花》都以梅花为主题,方岳的作品更注重孤独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而王安石则强调梅花在严冬中的坚韧与美丽。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方岳诗词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二首 其一 菩萨蛮•楼眺 菩萨蛮 菩萨蛮 其一 滇池泛舟 菩萨蛮 坐河边新楼,代人作 菩萨蛮 其三十一 菩萨蛮 其二 和正刚春愁韵 菩萨蛮 其五 菩萨蛮 饮山亭感旧 菩萨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文字旁的字 奇花名卉 青洛 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邑字旁的字 料壶 上了贼船 己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赆赠 只言片语 决胜之机 包含韩的成语 老油条 换羽移宫 刀字旁的字 哑子寻梦 包含辏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巧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