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木龟亭留题》

时间: 2025-07-12 21:30:06

诗句

南台西路木龟坊,乃是灵蛙贔屭藏。

从此改名杉蚵蚾,恐来吞月直须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1:30:06

原文展示:

南台西路木龟坊,乃是灵蛙贔屭藏。
从此改名杉蚵蚾,恐来吞月直须防。

白话文翻译:

在南台西路的木龟坊,原本是灵蛙和贔屭藏身之处。
如今改名为杉蚵蚾,恐怕会吞噬月亮,真得小心防范。

注释:

  • 南台西路:地名,指的是南台的一条西侧道路。
  • 木龟坊:木龟坊是一个地方名,可能与龟有关联,象征长寿和智慧。
  • 灵蛙:指的是一种神奇的青蛙,寓意灵敏。
  • 贔屭: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象征坚韧和力量。
  • 杉蚵蚾:可能是对某种生物的戏称或新名,具有地方色彩。
  • 吞月:比喻一种强大的力量或威胁。

典故解析:

“灵蛙贔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象征着智慧和力量,而“吞月”则可看作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隐喻,表明一种对可能威胁的警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白云山人,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诗歌以清新婉丽、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台西路的木龟坊,反映了诗人对周遭环境的观察与思考,可能是对某种变化的感受和警示。

诗歌鉴赏:

《木龟亭留题》通过对具体地点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深刻思考。首句提到的“南台西路木龟坊”,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一个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符号,体现了诗人对地方的依恋与关注。诗中提到的“灵蛙贔屭”,则是对传统文化中神秘生物的引入,象征着力量与智慧的结合,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欣赏。

而“从此改名杉蚵蚾”则反映出一种变化,可能意味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改变,引发了诗人的思考。这种改变让人感到不安,诗人用“恐来吞月直须防”来表达对未来可能威胁的警觉,既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是对人类活动的反思。

整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一种忧虑与警惕,同时又不失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展示了黄庭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台西路木龟坊: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地点,带有地方特色。
  2. 乃是灵蛙贔屭藏:指出这个地方的神秘与灵性,表达了对自然与文化的敬畏。
  3. 从此改名杉蚵蚾:暗示着变化,可能与人类活动有关。
  4. 恐来吞月直须防:表达了对未来变化的担忧,警惕自然或社会的潜在威胁。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吞月”形象地比喻潜在的威胁,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使用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类行为影响的深思,反映了一种对变化的敏感与警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木龟:象征长寿与智慧。
  • 灵蛙:象征敏捷与机巧。
  • 贔屭:象征力量与坚韧。
  • 杉蚵蚾:代表着变化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灵蛙”象征什么? A. 长寿
    B. 智慧
    C. 敏捷
    D. 力量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吞月”比喻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无所谓态度。 (对/错)

答案:

  1. C
  2. 潜在的威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同样表现对自然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比较黄庭坚与李白的作品,李白的《庐山谣》也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但更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壮志,而黄庭坚则在变化中展现出更多的忧虑与警觉。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精华选》
  • 《黄庭坚集》

相关查询

高阳台·过种山即越文种墓 瑞龙吟·送梅津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解连环·秋情 金盏子·赋秋壑西湖小筑 醉蓬莱·夷则商七夕和方南山 探芳信·为春瘦 尾犯·甲辰中秋 浣溪沙·琴川慧日寺蜡梅 诉衷情·七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推开头的成语 耂字旁的字 包含窦的词语有哪些 掌上明珠 省札 置水之情 结草衔环 癶字旁的字 今愁古恨 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口谐辞给 爱民如子 玄字旁的字 柴米夫妻 藉助 儿字旁的字 如林 走之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