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2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2:24:54
山行
方岳 〔宋代〕
亦笑吾身立两间,古人辙迹渺难攀。
斯文在昔豹窥管,吾力不量虻负山。
有识共知方寸好,无求方得几多闲。
一春大欠渠诗在,准拟晴时到处还。
我也在笑自己身处这两间小屋,古人的足迹在眼前却难以追寻。
文化的传承如同豹子窥视管中,然而我的力量却不够,像虻虫背负大山。
有识之士都知道内心的安宁是美好的,无所求反而能获得许多闲暇。
春天已经过去,我的诗篇却仍未写成,打算晴天出行去各处游览。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方岳游山行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山行》是一首蕴含深意的诗,以山水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自省与反思。诗的前两句,诗人以自嘲的语气描绘了自己身处简陋居所的情景,表达了对古人智慧和成就的向往,但又感到难以追寻,显示出一种对历史的无奈与敬畏。接下来的“斯文在昔豹窥管”更是深刻,诗人借用豹窥管的意象,表明对文化传承的渴望,但又自知力量不足,如虻虫负山,感到自身的渺小。
中间的“有识共知方寸好,无求方得几多闲”,则是对心境的思考,强调内心的安宁和无求的状态,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人以“春大欠渠诗在,准拟晴时到处还”收尾,既是对未能创作诗篇的遗憾,也是对未来的期待,显示了诗人虽有困境,却依然向往美好生活的积极心态。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和自我反思,传达出深邃的哲理,既有古人的智慧,又有自我的感悟,体现了方岳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我反思、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对文化传承的渴望,以及对内心安宁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古人辙迹”主要指什么?
A. 古人的道路和成就
B. 古人的居所
C. 古人的衣物
诗人对“无求”的理解是?
A. 追求更多
B. 享受当下的闲暇
C. 感到无奈
“斯文在昔豹窥管”中的“豹”象征什么?
A. 力量
B. 文化传承的渴望
C. 自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