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4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48:32
原文展示:
松风憩俗驾,抚心愧营营。登临念胜土,乌用千载名。愿与妇子俱,终焉住神清。
白话文翻译:
在松风中停下世俗的车驾,抚心自问,感到愧对忙碌的生活。登上高处,思念这片美好的土地,何必追求千年的名声。我愿与家人一同,永远居住在这神清气爽的地方。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约1059-1119),字公择,号鹤林,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这首诗是他在游览嵩山时所作,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清幽之地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丙子岁(1096年)三月十二日,李廌在游览嵩山时,被山中的清幽景色所吸引,产生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松风、登临、胜土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清幽之地的向往。诗中“松风憩俗驾”一句,以松风为媒介,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希望脱离世俗纷扰的愿望。“抚心愧营营”则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忙碌生活的反思和愧疚。后两句“登临念胜土,乌用千载名”,诗人通过对高处的登临和对美好土地的思念,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最后两句“愿与妇子俱,终焉住神清”,诗人表达了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希望与家人一同永远居住在这神清气爽的地方。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是一首表达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清幽之地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松风、登临、胜土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希望与家人一同永远居住在这神清气爽的地方。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是一首表达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佳作。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松风憩俗驾”中的“松风”象征什么? A. 世俗的喧嚣 B. 清幽的环境 C. 忙碌的生活 D. 名利
诗中“抚心愧营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B. 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C. 对忙碌生活的反思和愧疚 D. 对名利的淡泊
诗中“登临念胜土”中的“胜土”指的是什么? A. 世俗的生活 B. 美好的土地 C. 名利 D. 家庭生活
诗中“愿与妇子俱”中的“妇子”指的是什么? A. 妻子和孩子 B. 世俗的生活 C. 名利 D. 自然之美
诗中“终焉住神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追求千年的名声 B. 居住在神清气爽的地方 C. 忙碌的生活 D. 世俗的喧嚣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