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时间: 2025-04-26 03:33:31

诗句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3:31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原文展示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白话文翻译

离开故国已经十年,今天我们共同接到召唤,
渡过湘江千里,分道扬镳。
再次见到黄丞相的时局变化,我的名声被贬三次,
对此我感到惭愧,柳士师也不例外。
回家的目光只随孤雁飞去,
愁苦的心情正好遇上断肠的猿声。
桂江向东流过连山脚下,
我在远方相望,长吟而有所思。

注释

  • 去国: 离开故乡。
  • 赴召: 接到召唤。
  • 渡湘: 渡过湘江。
  • 重临: 再次来到。
  • 黄丞相: 指黄滔,唐代的丞相。
  • 三黜: 被贬三次。
  • 愁肠: 忧愁的心情。
  • 断猿时: 断肠的猿声,象征离别的愁苦。
  • 桂江: 指桂江,流经连山地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晦庵,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其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在政治上,刘禹锡历任多地官职,但因直言敢谏,屡遭贬谪。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故乡、友人的思索与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禹锡任职连州期间,因接到调任至衡阳的召唤而作。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以及对仕途坎坷的无奈与惆怅。诗人在经历了十年的离别后,重返他曾熟悉的地方,然而世事已非,令人感慨。

诗歌鉴赏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展现了作者对故乡、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诗的开篇以“去国十年同赴召”点明了时间的漫长与变化,表明作者在离开故乡后,虽受召回归,却依然感到陌生与失落。接下来的“渡湘千里又分歧”,则隐喻着人生的旅途和命运的多变,暗含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诗中提到的“重临事异黄丞相”,表达了对时局变化的感慨和无奈,进一步揭示了刘禹锡在仕途上的不如意。而“三黜名惭柳士师”,不仅表达了他对自身仕途的不满,也将柳士师的情感融入其中,增添了离别的愁苦。

“愁肠正遇断猿时”则用猿声象征离别时的哀伤,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而最后一句“相望长吟有所思”则是对未来的展望与思考,既有对友人的无限思念,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索,展现了唐代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国十年同赴召: 表达了作者离开故国十年后,再次接到召唤的感慨。
  2. 渡湘千里又分歧: 描述了在湘江上千里相隔,象征着离别与孤独。
  3. 重临事异黄丞相: 再次来到这个地方,发现时局已非,感慨万千。
  4. 三黜名惭柳士师: 自己被贬三次,感到惭愧,反映了对自身仕途的不满。
  5. 归目并随回雁尽: 归乡的目光只随孤雁而去,意在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6. 愁肠正遇断猿时: 愁苦的心情正好与猿声相伴,增强了离别的悲伤。
  7. 桂江东过连山下: 描绘了桂江流过连山的自然景色。
  8. 相望长吟有所思: 远望而吟,表达了对未来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 “断猿时”比喻离别的哀伤。
  • 对仗: 全诗大部分句子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 通过孤雁、猿声等意象,传达了愁苦与思念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离别与思念,表现了对故乡与友人的深切感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雁: 象征孤独与思乡之情。
  • 断猿: 象征离别时的哀伤。
  • 桂江: 代表自然景色,暗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去国十年”指的是( ) A. 离开故乡十年
    B. 离开家乡一年
    C. 在外游历十年

  2. “三黜名惭柳士师”中的“三黜”是指( ) A. 被提拔三次
    B. 被贬三次
    C. 被任命三次

  3. 诗中“愁肠正遇断猿时”表达了( ) A. 喜悦
    B. 忧愁
    C. 平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王维《送别》

王维的《送别》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愁苦,采用了自然景象来衬托情感。两者都以自然景象为背景,但王维更侧重于离别的瞬间,而刘禹锡则更强调离别后的思考和情感的延续。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满江红 生查子 次韵蔡瞻明秋园五绝句 满江红 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留春令(红梅) 浣溪沙 声声慢(元夕) 解连环·柳 踏莎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担雪填河 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隶字旁的字 包含昴的词语有哪些 吉普女郎 一言可辟 香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东扯西唠 浅尝辄止 屮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过云 勉力 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柔肠粉泪 施法 一恸几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