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参寥》

时间: 2025-05-14 14:16:06

诗句

平生西方愿,摆落区中缘。

惟於世外人,相从可忘年。

道人赞公徒,相识几生前。

早作步兵语,晚参云门禅。

舍策孤山下,一室颇萧然。

林昏出幽磬,竹杪横疏烟。

昨日寄书至,坐想参寥泉。

此泉如此公,遇物作清妍。

一别今几时,绿首成白颠。

子亦怜我老,我岂要子怜。

会逢万里风,一系五湖船。

酌我岩下水,咽子山中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14:16:06

原文展示:

寄参寥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平生西方愿,摆落区中缘。
惟於世外人,相从可忘年。
道人赞公徒,相识几生前。
早作步兵语,晚参云门禅。
舍策孤山下,一室颇萧然。
林昏出幽磬,竹杪横疏烟。
昨日寄书至,坐想参寥泉。
此泉如此公,遇物作清妍。
一别今几时,绿首成白颠。
子亦怜我老,我岂要子怜。
会逢万里风,一系五湖船。
酌我岩下水,咽子山中篇。

白话文翻译:

我一生向往西方,最终却沦落于此地。
唯有那世外高人,才能让我忘却年华。
道人赞美你是我的朋友,我们早在几世前就相识。
早年我与你谈论兵法,晚年却一同参悟云门禅。
在孤山之下,我独自居住,房间显得颇为冷清。
林间黄昏传来幽幽的磬声,竹梢上缭绕着淡淡烟雾。
昨日我寄出一封信,坐在这里想念那参寥的泉水。
这泉水如同你一般,遇到事物便显得清澈美丽。
我们一别已经多长时间,青丝已变白发。
你也怜惜我年老,我何必需要你的怜惜。
总会在万里风中相逢,我和我的船相系五湖。
请你喝我岩下的水,吟诵你在山中所作的篇章。

注释:

  • 西方:指的是理想中的境界或归宿。
  • 摆落:指沦落或被抛弃。
  • 世外人:指超凡脱俗的人。
  • 云门禅:指一种禅宗的修行方式。
  • 孤山:指诗人所居住的地方。
  • 幽磬:指幽静的磬声,象征禅意。
  • 参寥泉:指一种清澈的泉水,象征高洁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字士美,号石溪,南宋诗人,生于1180年,卒于1260年。他的诗风清新淡远,崇尚自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自然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理想人生态度的追求与反思,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寄参寥》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抒情诗,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的人生愿望与现实的落差,展现了对理想的追求。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世外人”的描绘,引出了与友人相识的渊源,表现了对友谊的深情回忆。

诗中“早作步兵语,晚参云门禅”一句,体现了从世俗到超然的转变,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孤山下的冷清与林昏幽磬的意境,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最后几句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互相扶持的期望和人生的无常感。

整首诗以清丽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友谊、人生与自然的独特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生西方愿:诗人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摆落区中缘:与理想相左,感受到生活的困顿。
  • 惟於世外人:指高人,能够超脱世俗。
  • 相从可忘年:与高人交往可忘却年龄的差距。
  • 道人赞公徒:赞美朋友的道德修养。
  • 相识几生前:暗示与友人深厚的缘分。
  • 早作步兵语,晚参云门禅:体现生活经历的变化。
  • 舍策孤山下:描绘诗人隐居的环境。
  • 一室颇萧然:表现居住环境的清冷。
  • 林昏出幽磬:突出禅意的宁静。
  • 竹杪横疏烟:意境优美,自然景象。
  • 昨日寄书至:与友人沟通的渴望。
  • 坐想参寥泉:思念友人时的感受。
  • 此泉如此公:泉水的清澈象征友人之美。
  • 一别今几时:感慨分离的时光。
  • 绿首成白颠:表明岁月的流逝。
  • 子亦怜我老:表达对友人关心的感激。
  • 我岂要子怜:表现出自尊和独立。
  • 会逢万里风:寄望未来的重聚。
  • 一系五湖船:象征诗人的自由与洒脱。
  • 酌我岩下水:邀请友人共品清泉。
  • 咽子山中篇:呼唤友人吟咏的情怀。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此泉如此公”)、拟人(如“子亦怜我老”)等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塑造。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方:理想的追求。
  • 世外人:超脱于世俗的人。
  • 孤山:象征隐逸的生活。
  • 幽磬:象征宁静的心境。
  • 泉水:象征清澈的友谊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方”指什么? A. 地理方向
    B. 理想境界
    C. 友人的家

  2. “酌我岩下水”中“岩下水”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源泉
    B. 友谊的清澈
    C. 自然的美丽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幸福
    B. 孤独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友谊与送别的情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对亲人的思念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陈师道的《寄参寥》更注重内心的独白与哲思,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陈师道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祝英台近 落花如梦,芳草多愁,旅馆萧条,悲吟成调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题贝涧香千墨盦图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其四 烧香词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三首 其一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送螺川旅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羽檄飞驰 学以致用 革字旁的字 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桀贪骜诈 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剸裁 委曲周全 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舌字旁的字 恩断意绝 狱具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兀字旁的字 不今不古 余责 鄙易 阜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