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4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40:53
扶老趋严召,徐行及圣时。
端能几字正,敢恨十年迟。
肯著金根谬,宁辞乳媪讥。
向来忧畏断,不尽鹿门期。
我扶着老者,急忙奔赴严厉的召唤,
缓缓走来,正值圣明的时节。
我能说的几句正言,我敢怨恨十年的耽搁。
宁愿让人指责我金根的错误,也不愿辞去乳母的讥讽。
我一向忧虑、畏惧的正是这一切,
但心中的理想与期望,却并不止于鹿门的那段时光。
陈师道(1042年-1105年),字子厚,号贯云,宋代诗人、词人,以其清新飘逸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除官》创作于陈师道的官场生涯中,反映了他对官场的无奈与失望,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夹杂着对自己仕途的不满,表现出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
《除官》是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失望。在诗的开头,诗人描述了自己因老者的召唤而急忙赶往官场,这种急切的态度透露出一种被动的无奈,仿佛他并不愿意卷入这种繁杂的官场斗争中。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开始对自己的内心进行反思。他意识到自己所能表达的正直之言有限,却因十年的延误而感到懊恼。这种情感的积压使得诗人对自己所处的境遇产生了深深的忧虑与恐惧。他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正如“金根”的错误与“乳媪”的讥讽所表现的那样,生动地呈现出诗人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的挣扎。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从急切转为沉思,最后又回归到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对生活境遇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希冀。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无奈与失望,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迷茫中,展现出对未来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反思。
陈师道的《除官》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生活的无奈,但前者更倾向于对官场的失望,后者则多了一份对国家的忧虑与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