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秦觏听雁闻鸡二首》

时间: 2025-07-12 07:45:46

诗句

立马阶除待一鸣,何如春梦不闻声。

固知鸡口羞牛後,不待鸣群已可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7:45:46

原文展示:

次韵秦觏听雁闻鸡二首
作者: 陈师道

立马阶除待一鸣,何如春梦不闻声。
固知鸡口羞牛后,不待鸣群已可惊。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我骑马在台阶上静静等待着一声鸣叫,不如在春梦中听不见声音。虽然我知道鸡叫声会让牛羞愧,但不必等待群叫的声音,我已然感到惊讶。


注释:

  • 立马:骑在马上。
  • 阶除:指台阶或平台。
  • 一鸣:指一声鸣叫,暗喻某种启示或警觉。
  • 春梦:春天的梦,象征美好的幻影或虚幻的状态。
  • 鸡口:鸡的嘴,象征小的事物。
  • 羞牛后:指鸡叫声会让牛感到羞愧,暗指鸡比牛更早地发出警示。
  • 鸣群:指鸟类或其他动物一起叫唤的声音。

典故解析:

“鸡口羞牛后”是一个成语,意在强调小事物的警觉与重要性。鸡虽然小,却能在早晨发出鸣叫,唤醒周围的生物,而牛虽然庞大,却常常在静默中。这个说法引申出对事物优先级和价值的不同理解,常用于强调小而灵敏的事物在某些情况下比大而迟钝的事物更具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师道,字景升,号渔山,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曾任职于朝廷,精于诗词,尤以律诗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风格独特,表达了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人们生活压力增大的时代,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立马阶除待一鸣”开篇,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通过骑马静候来表达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期待。诗人用“春梦不闻声”对比现实中的等待与春梦中的幻境,暗示了现实的无奈与梦境的美好。在接下来的“固知鸡口羞牛后”中,诗人引入了一个有趣的比喻,强调小事物的警觉性与重要性,反衬出大事物的迟钝与无所作为。这种对比不仅引发读者的深思,也让人反思在生活中应该重视的事物。整首诗运用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反映出他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寓意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立马阶除待一鸣:骑在台阶上静待那一声鸣叫,表现出一种期待和警觉。
    • 何如春梦不闻声:但在春梦中,听不到任何声音,暗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 固知鸡口羞牛后:自知鸡叫声会让牛感到羞愧,反映出小事物的警觉性。
    • 不待鸣群已可惊:不需要等待群体的鸣叫,已然感到惊讶,表明一种敏锐的觉察力。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鸡口”和“牛后”的对比,突出不同事物的价值和意义。
    • 比喻:将鸡叫比作对生活中警觉的提醒,生动形象。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中细微事物的关注,强调了小而灵敏的事物在生命中的重要性,体现了一种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行动与出发。
  • :象征警觉与生活的细节。
  • 春梦:象征理想与美好,但也带有虚幻之感。
  • :象征庞大但迟钝的存在,反映出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立马阶除”中的“立马”指的是什么? A. 骑马待命
    B. 站立不动
    C. 走路
    答案:A

  2. “鸡口羞牛后”这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 A. 小事物有时比大事物重要
    B. 牛比鸡更有力量
    C. 鸡能叫,牛不能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春梦”主要象征什么? A. 理想与美好
    B. 现实生活
    C. 失落的记忆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中同样表现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但更多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
  • 王维的《鸟鸣涧》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曲鉴赏与研究》

相关查询

沁园春·老子当年 沁园春 送鹤寄可与郎中 沁园春 寄昆山友人并自述 沁园春 沁园春 甲子迎春兼怀广州花市 沁园春 其二十二 登葛仙山飞升台作 沁园春 荔枝 沁园春 美人胸 沁园春 宿瓜洲城 沁园春 登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示字旁的字 揆理度势 独是独非 疾裘妒枕 子字旁的字 阿世媚俗 包含秋的词语有哪些 赤字旁的字 庙乐 权门 无虞 第一世界 龙字旁的字 绳一戒百 己字旁的字 笞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