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入严州界二首》

时间: 2025-05-01 18:17:13

诗句

朝来爽气致西山,孰愈严州百里间。

佣贩悬知尽冰玉,不惟二士眇难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7:13

原文展示:

入严州界二首 赵蕃 〔宋代〕

朝来爽气致西山,孰愈严州百里间。 佣贩悬知尽冰玉,不惟二士眇难攀。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清爽气息引向西山,哪有比严州百里之地更美的。 商贩们想必都是冰清玉洁,不仅那两位士人难以企及。

注释:

  • 朝来:清晨。
  • 爽气:清爽的气息。
  • 致:引向。
  • 西山:指西边的山。
  • 孰愈:哪有比得上。
  • 严州:地名,今浙江省建德市一带。
  • 百里间:指严州方圆百里之地。
  • 佣贩:商贩。
  • 悬知:想必。
  • 冰玉:比喻品德高洁。
  • 不惟:不仅。
  • 二士:指两位士人。
  • 眇难攀:难以企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他游历严州时所作,表达了对严州美景和当地人民品德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游历严州时所作,通过对严州自然风光和人民品德的赞美,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喜爱和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清爽气息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严州的美景之中。诗中“朝来爽气致西山”一句,既描绘了清晨的清新空气,又隐喻了严州的自然风光之美。后两句通过对商贩品德的赞美,进一步强调了严州人民的纯洁和高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严州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朝来爽气致西山”,通过“朝来”和“爽气”描绘了清晨的清新空气,而“致西山”则引出了严州的自然风光。
  • 第二句“孰愈严州百里间”,用“孰愈”表达了对严州美景的无比赞美。
  • 第三句“佣贩悬知尽冰玉”,通过对商贩品德的比喻,赞美了严州人民的纯洁和高尚。
  • 第四句“不惟二士眇难攀”,进一步强调了严州人民的品德之高,连士人都难以企及。

修辞手法:

  • 比喻:“佣贩悬知尽冰玉”中,用“冰玉”比喻商贩的品德高洁。
  • 夸张:“不惟二士眇难攀”中,夸张地表达了严州人民的品德之高。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严州自然风光和人民品德的赞美,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和敬仰。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爽气”、“西山”、“冰玉”。
  • “爽气”象征清晨的清新空气,“西山”象征严州的自然风光,“冰玉”象征商贩的品德高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朝来爽气致西山”一句描绘了什么? A. 清晨的清新空气 B. 傍晚的凉爽气息 C. 夜晚的宁静氛围 D. 午后的炎热天气 答案:A

  2. 诗中“佣贩悬知尽冰玉”一句用什么比喻商贩的品德? A. 金银 B. 冰玉 C. 珍珠 D. 宝石 答案:B

  3. 诗中“不惟二士眇难攀”一句表达了什么? A. 严州人民的品德之高 B. 严州人民的品德之低 C. 严州人民的品德之平凡 D. 严州人民的品德之复杂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江南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苏轼《题西林壁》与赵蕃《入严州界二首》:两者都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哲思,而赵蕃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土地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题庄器之招隐楼 三月望日微雨汎舟西湖四首 题左顾亭 南湖有鸥成群里闾间云数十年未尝见也实尘中 江城子 夏夜观月 四月上澣日同寮约游西湖十绝 三月十四夜观月思南湖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 尖檐帽 正月初四日听新乐成绝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靣字旁的字 京曹 教条主义 亅字旁的字 贻笑大方 包含帻的词语有哪些 一介之夫 憝魁 王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迅雷 珠沉沧海 颁行 连韵 三框儿的字 万事起头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