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2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0:23:51
蠢蠕食叶虫,仰空慕高飞。
一朝传两翅,乃得黏网悲。
啁啾同巢雀,沮泽疑可依。
赴水生两壳,遭闭何时归。
二虫竟谁是,一笑百念衰。
幸此未化间,有酒君莫违。
这首诗描绘了两种虫子,一种是吃叶子的虫子,它们向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一天,它们得到了翅膀,却被黏网困住,感到悲哀。树上的小鸟啁啾着,似乎在怀疑沼泽是否能依靠。虫子们潜入水中成了两壳,身处困境,不知何时才能归来。究竟哪一种虫子才是真正的虫子呢?我不禁一笑,心中百感交集。幸好我们尚未化为虫子,快来喝酒吧,别违背这美好的时光。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洒脱著称,尤以《念奴娇·赤壁怀古》最为人熟知。
《和陶饮酒二十首》是苏轼受陶渊明的影响而作,陶渊明强调隐逸生活与自然的合一,苏轼在此诗中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由的向往,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理解。
这首诗通过虫子与鸟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困境的无奈。开头用“蠢蠕食叶虫”描绘了虫子的卑微,接着通过仰望高飞的鸟儿,表现了虫子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在获得翅膀的瞬间,虫子却被困在了黏网中,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苦涩。诗中“啁啾同巢雀”则展现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景象,虫子对生存环境的迷惑与无奈愈加明显。结尾处提到“有酒君莫违”,则是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尽管身处困境,仍然要珍惜当下的美好。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与洒脱态度。
整首诗通过虫子与鸟的对比,探讨了自由与困境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在困境中应珍惜当下的乐观态度。
诗中提到的虫子是如何获得翅膀的?
A. 自然蜕变
B. 被捕获
C. 突然飞起来
D. 受到了启发
诗中提到的“啁啾同巢雀”是什么意思?
A. 鸟儿的欢快鸣叫
B. 鸟儿的悲鸣
C. 鸟儿在争斗
D. 鸟儿在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