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4:01
赠漳州张怡使君
作者: 陈陶 〔唐代〕
旧德徐方天下闻,当年熊轼继清芬。
井田异政光蛮竹,符节深恩隔瘴云。
已见嘉祥生北户,尝嫌夷貊蠹南薰。
几时征拜征西越,学著缦胡从使君。
这首诗表达了对张怡使君的赞美和期望。诗的开头提到徐方的美德在天下闻名,提及熊轼(熊皎)作为前任的清白声望。接着提到当地的井田制度与其他地方不同,显示出对农政的关注。诗中提到的“符节深恩”指的是对地方治理的恩惠,尽管被瘴气笼罩。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北方的祥和与南方的困扰,表达了对地方安宁的渴望。最后一句则流露出对征西越之事的期待,希望能效仿前辈的风范,追随使君的脚步。
作者介绍:
陈陶,唐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以边塞和咏怀为主题。他的诗常表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陈陶对张怡使君的赞美与祝愿之际,张怡在地方治理上有良好声誉,诗中借此表达对治理理想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以赞美的语气赞颂张怡使君,首先通过对历史人物熊轼的提及,建立了道德权威的背景,从而引出对张怡的推崇。诗中对井田制度的提及,不仅反映了对社会公正的呼唤,也表达了对良善政治的向往。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层次分明,前半部分回顾过去的美德,后半部分则展望未来的希望。
诗中“已见嘉祥生北户”的描绘,生动展现了对北方安宁的欣赏,而“尝嫌夷貊蠹南薰”则反映了对南方少数民族的复杂情感,体现了诗人对不同文化的包容与理解。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张怡的追随与向往,既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是对国家治理理想的寄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张怡使君的钦佩与期待,反映了诗人对理想治理的追求,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憧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熊轼”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诗中“井田”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