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哭陈陶》

时间: 2025-04-26 00:23:17

诗句

耒阳山下伤工部,采石江边吊翰林。

两地荒坟各三尺,却成开解哭君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3:17

原文展示:

哭陈陶
杜荀鹤 〔唐代〕
耒阳山下伤工部,
采石江边吊翰林。
两地荒坟各三尺,
却成开解哭君心。

白话文翻译:

在耒阳山下我为工部哀伤,
在采石江边我为翰林悲痛。
两处的荒坟各有三尺,
却成了我解忧的泪水。

注释:

字词注释:

  • 耒阳:指耒阳山,是指湖南省的一座山。
  • 工部:指工部尚书,古代政府中负责土木工程的官员,特指陈陶。
  • 翰林:翰林院是古代的文学机构,指的是当时的文人。
  • 荒坟:指无人照顾的坟墓,象征着逝去的人。
  • 开解:指安慰、解开心结。

典故解析:
陈陶,字公干,曾任工部尚书,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官员,受到杜荀鹤的敬仰。两地的荒坟暗示着时间的无情和对逝者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荀鹤(约835年-882年),唐代诗人,字子美,号竹溪。其诗风清新、高远,擅长写景抒情,常表现对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杜荀鹤对友人陈陶的追悼之际,表达了他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诗歌鉴赏:

《哭陈陶》是一首表达哀悼的诗,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中通过描绘耒阳山和采石江这两个地点,展示了诗人与逝者之间的精神联系。开篇即以“伤工部”引入,表现出诗人对陈陶的深切怀念。接下来提到的“吊翰林”,则将哀伤的情感扩大到对整个文人群体的哀悼,显示出文化圈的损失。

“两地荒坟各三尺”一句,既是对逝者的追思,也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荒坟的描绘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生死的无常。最后一句“却成开解哭君心”,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尽管有悲痛,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也带来了某种程度的释然。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而意蕴深远,表现了杜荀鹤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又富有张力的艺术效果,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耒阳山下伤工部:在耒阳山下,我为工部尚书陈陶的离世感到悲伤。
  2. 采石江边吊翰林:在采石江边,我为翰林院的文人感到惋惜。
  3. 两地荒坟各三尺:两处坟墓都已荒凉,各有三尺的高度。
  4. 却成开解哭君心:这些荒坟却让我明白了心中的忧伤。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采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荒坟作为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反映了生死相依的哲理。通过对荒坟的描绘,诗人将个人的悲痛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紧密结合,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友人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耒阳山:象征着逝者的故乡,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情感。
  • 采石江:代表着流逝的时间与无情的自然,突显了生命的脆弱。
  • 荒坟:象征着遗忘与死亡,表现出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耒阳”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南省
    B) 河南省
    C) 四川省

  2. 陈陶的身份是什么?
    A) 诗人
    B) 工部尚书
    C) 皇帝

  3. “荒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生命的脆弱
    C) 幸福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杜荀鹤的《哭陈陶》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但杜荀鹤更加强调生死的无常,而王维则表现出对未来的希望和祝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杜荀鹤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静坐吟二首 其二 静坐吟二首 其一 次韵嵩山田居杂咏 其四 次韵嵩山田居杂咏 其三 次韵嵩山田居杂咏 其二 次韵嵩山田居杂咏 其一 憩翠微山下酒家 其二 憩翠微山下酒家 其一 浮香亭纳凉 灌读草堂夏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儒弱 叉嘴 山字旁的字 一步一趋 石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光恶不善 花烛洞房 松开头的成语 偷狗戏鸡 内姻 高才疾足 旅结尾的成语 符图 单人旁的字 包含崎的词语有哪些 閠字旁的字 软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